时间: 2025-04-23 05:2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15:39
成语“危迫利诱”由四个字组成:危迫、利、诱。字面意思是处于危险和紧迫的状态下,面临利益的诱惑。基本含义是指在紧急或危险的情况下,容易受利益的诱惑而做出妥协或不理智的决定。
“危迫利诱”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其构成的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常常使用。危险和利益的结合在历史上多次出现,特别是在描述权谋和政治斗争时,常常有人在危急关头被利益所诱惑而背叛或作出错误选择。
该成语适用于多种场景,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中,“危迫利诱”常常用以描述商业、政治、甚至个人生活中的道德困境。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们面临的选择愈加复杂,利益与道德的冲突更加明显。因此,这个成语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适用性和警示意义。
“危迫利诱”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警惕与思考。它提醒我们在面临危险和诱惑时,需保持清醒的头脑,谨慎做出选择。这种紧迫感和诱惑的双重压力也引发人们对人性弱点的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在工作中面临一个重大项目的选择。一方面是能带来丰厚利益的合作,另一方面是对我价值观的重大挑战。这让我想起“危迫利诱”,最终我选择坚持自己的原则,而不是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
在某个迷雾弥漫的夜晚,城堡的高墙内,一位年轻的骑士面临着危迫利诱的抉择。黑暗中的魔法师诱惑他以权力和财富,而他内心的信念却在呼唤着正义和勇气。最终,他选择了拒绝诱惑,誓言捍卫自己的信仰。
在英语中,可以用“temptation”来表达类似的概念,但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英语中更注重个人选择的自由与后果,而中文成语则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
“危迫利诱”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对人性和决策的深刻剖析。它提醒我们在面临危机和诱惑时,需要保持理性和清醒。这样的思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道德选择的重要性,也丰富了我的表达方式。
《明史·张居正传》:“居正以危迫利诱,使高拱罢相。”
《宋史·岳飞传》:“秦桧以危迫利诱,使岳飞罢兵。”
《后汉书·袁绍传》:“绍以危迫利诱,使韩馥弃冀州。”
《资治通鉴·汉纪》:“操以危迫利诱,使布背吕布。”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遣使者至汉,以危迫利诱之。”
~不能动摇一个爱国志士的坚强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