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4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03:08
成语“夜郎自大”字面意思是夜郎国自以为大。它形容一个人或一个地方过于自信,目中无人,夸大自己的能力或地位,而对外界的真实情况缺乏了解。基本含义是指自以为是,盲目自大。
“夜郎自大”出自《史记·西南夷列传》。夜郎是古代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国王自认为国力强盛,常常宣称自己是天下最强。汉朝时期,夜郎国的王听闻汉朝的强大,问:“汉朝有多大?”这表现了夜郎国的无知和自满。因此,这个成语反映了对不自量力和无知自大的讽刺。
“夜郎自大”可用于多种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谦逊被视为美德,而“夜郎自大”则警示人们不要盲目自信。现代社会中,随着竞争的加剧,很多人可能会因为自信而忽视他人的观点和建议,因此,这个成语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夜郎自大”让我联想到那些在职场上自以为是的同事,常常觉得他们的观点是唯一正确的。这种情形让我感到无奈,也让我更加意识到谦逊与自省的重要性。
在一次团队项目中,有个队员总是坚持自己的方案,不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最终,团队的工作效率受到影响。事后,大家都认为他表现得有些“夜郎自大”,这让我意识到在团队合作中,开放心态是多么重要。
在一首小诗中:
夜郎自大梦中游,
高山仰止自无愁。
自信如风吹云卷,
却不知天外有天秋。
在英语中,有“overconfident”或“big fish in a small pond”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没有成语那样的文化厚重感。不同文化对自信的看法各异,有的文化可能会鼓励自信,而有的则强调谦逊。
通过对“夜郎自大”的分析,我认识到在沟通和表达中,自信与谦逊的平衡是极其重要的。这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他人,也在提升我自身的表达能力上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个成语提醒我,保持开放的心态,才能更好地与他人交流。
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太平御览》卷七九○引《异物志》:“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遁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武帝元鼎六年,平南夷,为牂牁郡,夜郎侯迎降,天子赐其王印绶。后遂杀之。夷獠咸以竹王非血气所生,甚重之,求为立后。牂牁太守吴霸以闻,天子乃封其三子为侯。死,配食其父。今夜郎县有竹王三郎神是也。”
《资治通鉴·汉纪》:“夜郎自大,不知汉广大。”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遁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
《汉书·西南夷传》:“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馀步,足以行船。南越以财物役属夜郎,西至同师,然亦不能臣使也。”
《史记·西南夷列传》:“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
西汉时期,西南地区有个面积只有汉朝一个州那么大的夜郎国,人口稀少,土地稀薄,国王非常骄傲,自以为夜郎国是天下唯一的大国。西汉朝廷派唐蒙出访夜郎国,夜郎国国王竟不知高低地问:“汉孰与我大?”唐蒙哑然失笑
驾炮车之狂云,遂以~。恃贪之逆气,漫以河伯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