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9:4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39:59
“尸横遍野”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尸体横陈在野外,形容战斗或灾难后场面惨烈,死者众多。其基本含义是形容战争、灾害等造成的惨重伤亡,通常用来描绘悲惨的场景。
“尸横遍野”最早出现在《史记》中,描述了战争后尸体遍布战场的惨状。它生动地反映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生命的无情摧残。在历史上,许多战争和历史**都导致了大量的伤亡,成语由此而生,成为对这种惨状的形象表达。
“尸横遍野”常用于文学作品、历史描述、新闻报道等场景中,主要用于形容战争、灾难等导致的惨重后果。在日常对话中,虽然使用频率较低,但在讨论悲惨**时,也可以用来加强语气。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尸横遍野”在**传统文化中常常与战争、历史悲剧等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在现代社会,虽然战争的场景较少,但在讨论人道主义、和平等话题时,仍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提醒人们珍惜和平。
该成语常常带来悲痛、压抑的情感联想,令人思考生命的脆弱和战争的惨烈。它能够在语言中传达出强烈的情感,增强表达的深度。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读到一部描写战争的小说,其中提到“尸横遍野”的场景,深深震撼了我。这让我更加意识到和平的珍贵,也促使我在讨论历史时更加谨慎地选择用词,避免简单化战争的残酷。
在创作方面,我尝试将“尸横遍野”融入一首关于战争的诗中:
硝烟弥漫,战鼓声声,
英雄血染大地,悲歌无声。
尸横遍野,泪水成河,
谁能倾听,这沉重的歌。
在英语中,可以用“carnage”或“bloodshed”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这些词语同样描绘了战争或暴力**中惨烈的场景,但在使用时的语境和情感深度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尸横遍野”的学*,我深刻认识到,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情感和文化的载体。这个成语在表达战争惨烈、生命脆弱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力量,让我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更加注重用词的准确性和情感的传达。
和纣王的兵大战,杀得他们~,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