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0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53:10
成语“水陆之馔”字面意思是指水和陆地的美味佳肴。其基本含义是指丰富多样的饮食,尤其强调食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通常用于形容宴席上的菜肴丰盛。
“水陆之馔”出自《礼记·礼运》中的“水陆草木之美,鱼鳖之鲜,禽兽之美,四时之宜,百味之馔”。这句话强调了自然界中各类食物的丰富与美味,反映了古人对饮食的重视和对自然资源的珍惜。
“水陆之馔”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饮食不仅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社交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环节。“水陆之馔”体现了饮食文化中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饮食的多样化也更加受到重视,成为了人们社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陆之馔”让我联想到家庭聚会时围坐在一起享受美食的欢乐场景。它不仅象征着美味的食物,更承载着亲情和友情的温暖,提醒我们珍惜与亲朋好友共度的时光。
在一次家庭聚餐中,我尝试运用“水陆之馔”来形容我母亲为我们准备的丰盛晚餐。她特意做了几道鱼和肉类的菜肴,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美食,气氛十分温馨。
诗歌:
在春风送暖的季节里,
水陆之馔飘香四溢,
亲朋相聚笑声盈耳,
岁月静好共此时光。
故事: 在一个小村庄,村民们总是用心准备水陆之馔,庆祝丰收。每当丰收季节,他们都会举办盛大的宴席,邀请周边村庄的朋友。人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美味,分享着故事和欢笑,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feast”,用以形容丰盛的宴席和多样的食物。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使用“banquet”来强调正式的宴席。这些词汇强调了聚会的社交性质,与“水陆之馔”传达的温馨家庭聚会的氛围有所不同。
通过对“水陆之馔”的学,我更加理解了饮食在文化和社交活动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与亲友共享美好时光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中,成语的运用能够提升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使交流更加富有情感。
旬余,方荐水陆之馔。
《明史·食货志五》:“水陆之馔,无不备具。”
《宋史·礼志十六》:“水陆之馔,悉皆精洁。”
《旧唐书·食货志上》:“水陆之馔,咸得其宜。”
《南史·萧子显传》:“水陆之馔,莫不兼列。”
《晋书·潘岳传》:“水陆之馔,无不毕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