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1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35:32
“按兵不动”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将军按住手中的兵,不进行移动”。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某种情况下采取静观其变的态度,不轻举妄动,保持现状,耐心等待时机。
“按兵不动”最早出现在《史记·平原君赵成侯列传》中,描述赵成侯在面临敌人威胁时采取的策略。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军事战略中的一种智慧:在局势不明或不利时,暂时不动,等待最佳时机再出击。
在现代汉语中,“按兵不动”可以在多个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按兵不动”在**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一种智慧和耐心。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也适用于商业、政治等领域,提醒人们在面对复杂局势时,谨慎行事的重要性。
“按兵不动”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冷静、理智和深思熟虑的。它让人联想到在压力下保持镇定、等待时机的重要性,有助于培养耐性和战略思维。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曾经在工作中面临一个重大的项目决策,团队内意见不一。我建议大家“按兵不动”,先收集更多信息,结果最终做出的决策更为稳妥和成功。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按兵不动”:
风起云涌战鼓响,按兵不动静观良机。
月明点滴灯下影,耐心等待便知成败。
在英语中,与“按兵不动”相似的表达可能是“wait and see”,它同样强调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保持耐心和观察。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思想相似。
通过对“按兵不动”的学*,我深刻认识到在生活和工作中,耐心和策略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面对复杂情境时,更加理智和冷静。
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宋史·岳飞传》:“飞按兵不动,以待其变。”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按兵不动,以待其变。”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按兵不动,以待其变。”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按兵不动,欲观汉王之变。”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将伐郑,使狐偃告诸侯曰:‘郑有罪,请诸侯按兵不动,以待其变。’”
春秋末,卫国被迫与晋国结盟,成为晋国的附庸国。卫灵公为改变现状,与齐景公缔盟。晋国不能容忍卫国的行为,赵鞅派史默潜伏卫国。史默半年后回国报告说卫国启用贤臣蘧伯为相国,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出谋划策,赵鞅就按兵不动
又听得寨前炮响,史文恭~,只要等他入来,塌了陷坑,山后伏兵齐起,接应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