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9 00:3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18:48
“唯利是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为“唯有利益才去追求”。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在行动或决策时,主要考虑利益,而忽略了其他因素,如道德、情感等。这种行为常常带有贬义,暗示一种功利主义的态度。
“唯利是趋”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原文为“今之世,唯利是图”。这个成语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人们追逐利益、忽视道德的现象,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批判。
“唯利是趋”常用于批评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长远后果或道德义务的人。它可以出现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唯利是趋”反映了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功利主义现象。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商业和政治领域,这种现象尤为突出。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往往忽视了道德和伦理的约束,导致一些社会问题的产生,如贪腐、环境污染等。因此,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唯利是趋”常常让我联想到一些负面的社会现象,如商业操守的缺失和人际关系的功利化。这种情感反应促使我在生活中更加注重道德和价值观的平衡,希望能够在追求成功的同时,保持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
在我的工作中,曾遇到一位同事,他为了升职而向上级献媚,表现得唯利是趋,最终虽然得到了提升,但在团队中却失去了信任。这让我意识到,短视的利益追求往往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我希望自己能够在追求职业发展的同时,保持诚信和道义。
在一首小诗中融入“唯利是趋”:
繁华背影唯利趋,
道义何处寻真愚。
一心逐利忘情义,
浮云流水任东西。
这首诗描绘了追逐利益的浮华和内心的孤独,表达了对于唯利是趋现象的反思。
在英语中,有类似于“profit-driven”或“money-oriented”的表达,强调追逐利益的行为。虽然不同文化中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存在对功利主义的批判和反思。
通过对“唯利是趋”的全面分析,我认识到这一成语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更加关注道德、利益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平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更加注重这一点,努力追求理想和价值的统一。
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故凡待援于人者,类为人所持以自毙。况夷狄之~,不可以理感情合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