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5:4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28:51
“事必躬亲”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指做事情时,必须亲自去参与或处理。其基本含义是强调在工作或事务中,亲自上阵、积极参与的重要性。这一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种对事务认真负责的态度,也反映出一种对工作的重视。
“事必躬亲”源于古代的管理哲学,强调领导者或者管理者应当亲自参与事务的处理,以保证事情的顺利进行。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史记》中有关古代帝王的记载,体现了传统文化中重视责任和担当的价值观。
在不同的语境下,“事必躬亲”可以用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儒家思想中,强调责任感和对他人的关怀。“事必躬亲”体现了领导者应当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管理、教育等行业,强调参与和责任感的重要性。
“事必躬亲”常常让我联想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感。它让我意识到,亲自参与事务不仅能有效推动事情的进展,还能增强与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与沟通。
在我过去的工作经验中,曾经参与一个团队项目。尽管我有一定的管理职责,但我仍然选择“事必躬亲”,深入参与每一个环节,最终不仅提升了项目的效率,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事必躬亲”:
在风雨中我行走,事必躬亲不退缩,
每一步都踏实稳,责任心中光芒锁。
这体现了在面对挑战时的坚持与勇气。
在英语中,有类似“lead by example”这样的表达,强调通过自身的行为来引导他人。这与“事必躬亲”在强调亲自参与和示范作用上有相似之处,但在文化背景和语境中可能存在差异。
通过对“事必躬亲”的学*,我认识到亲自参与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注重实践和责任。这种态度在促进个人成长和团队合作中都具有积极意义。
弗躬弗亲,庶民弗信。
《宋史·岳飞传》:“飞事必躬亲,不以假人。”
《后汉书·班超传》:“超事必躬亲,不以假人。”
《汉书·王莽传》:“莽事必躬亲,不以假人。”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曰:‘事必躬亲,不以假人。’”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事必躬亲,不以假人。”
于舅太爷却勤勤恳恳,~,于这位外甥的事格外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