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5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53:24
“山陬海澨”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山的角落和海的边缘”。它通常用来形容人烟稀少的地方,表示偏僻、孤独的环境,或是指某个地方的遥远和险峻。
“山陬海澨”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庄子》一书,书中描述了自然界的景观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该成语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环境的独特观察与感受,反映了对世外桃源、隐逸生活的向往。
“山陬海澨”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山水的美丽与人类的孤独是重要的主题。成语“山陬海澨”反映了古代士人对隐逸与自然的追求。在现代社会,尽管城市化进程加快,仍有人向往“山陬海澨”的生活,寻求内心的宁静。
“山陬海澨”给人一种宁静、孤独的感觉,唤起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喧嚣生活的反思。它也可能让人联想到逃避现实、寻求自我价值的情感。
在一次旅行中,我曾经来到一个山陬海澨的小村庄,那里的人们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这个地方让我感受到与世隔绝的平静,也让我思考生活的意义。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在山陬海澨的小溪旁写道: “山间清风送凉意, 海滨潮涨起涟漪。 人归何处寻常路, 只愿此生共清寂。”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emote and secluded”,强调偏远和隐秘的地方。虽然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相似的概念在不同文化中普遍存在,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共鸣。
通过对“山陬海澨”的学*,我认识到成语不仅是语言的表达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它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同时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与思维方式。
宦辙所至,山陬海澨,有以读书能为文者,必枉车骑过之。
清·王晫《今世说·德行》:“宦辙所至,~,有以读书能为文者,必枉车骑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