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1:44:27
成语“遥遥华胄”由“遥遥”和“华胄”两个部分构成。“遥遥”意指遥远、漫长;“华胄”则指显赫、贵族的后代。因此,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遥远的显赫贵族”,引申意为指那些出身显赫、家境优越的人,通常与高人一等的地位或特权相关。
“遥遥华胄”并没有广为人知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可以推测其源自对古代贵族、王族后裔的描绘。在古代社会,贵族的身份往往与财富、地位、权力密切相关,而“遥遥”则暗示着一种距离感,可能用于形容那些与普通百姓生活相隔甚远的豪门子弟。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绘那些出身显赫的角色,强调他们的优越性和与众不同。在日常对话中,可以形容某些人由于家庭背景而获得的特殊待遇或机会。在演讲中,可能用来批评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家族的地位与个人的成就息息相关,尤其是在古代,出身显赫常常被视为成功的先决条件。而在现代社会,虽然个人努力和能力被日益重视,但“遥遥华胄”的观念依然存在,尤其在一些对家庭背景重视的行业或领域。
“遥遥华胄”让我联想到一种对不公的反思,尤其是在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下,富有的家庭往往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机会。这种对比常常引发我对平等与公正的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遇到一位同学,他家境优越,常常在学*和生活中享有特权。在讨论一个关于社会公平的主题时,我提到“遥遥华胄”,并指出出身并不应成为成功的唯一标准。
诗歌:
遥遥华胄云天外,
尘世浮华如梦回。
何必羡慕金银屋,
心中自有一片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one's mouth”,意指出生在富裕家庭的人。这种表达同样传达了家庭背景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但在具体使用场景和文化背景上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遥遥华胄”的学*,我意识到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和社会观念的载体。这个成语提醒我关注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同时也激励我在个人发展中超越出身的限制,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
何昌寓为吏部尚书,尝有客姓闵,求官……谓坐客曰:‘遥遥华胄!’
南北朝时期,吏部尚书何昌寓为人正直高雅,一个姓闵青年给他送来一大堆礼品,希望能举荐他做官。何昌寓给他讲子鱼拒鱼的故事。青年则说奉父母之命前来求一官半职,并说自己是子骞的后代。何昌寓笑着对在座人说遥遥华胄怎能联系呢?
清·唐孙华《草圣祠》诗:“~人谁辨,应似林宗问阿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