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2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0:30:12
“一面之词”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单方面的说辞”,用于形容某一方的意见或主张,通常暗示这种意见缺乏全面性和客观性。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争论或讨论中,只听取一方的说法,未能考虑另一方的观点,因此容易导致偏见或误解。
“一面之词”最早可以追溯到《论语》中孔子所提到的“众议”与“独言”的对比,强调多方面的意见和观点的重要性。虽然这一成语的具体出处不详,但它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全面理解和公正客观态度的重视。
该成语通常用于法律、争论、辩论等场合中,强调只听取一方的意见可能导致不公正的结果。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通过“一面之词”来揭示角色的偏见或局限性。在日常对话中,朋友之间也可能用这个成语来提醒对方多听取不同的意见。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一面之词”在**文化中反映了对公正和全面理解的重视。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多样性更加重要,这个成语提醒人们在决策和判断时应多方考量,以避免偏见和误解。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在争论中可能出现的误解和争执。它提醒我在与他人沟通时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听取不同的声音,以便达成更全面的理解。
在我与朋友讨论某个社会问题时,我们各自持有不同的观点。起初,我只关注了自己的看法,后来意识到这种“一面之词”的局限性,主动询问了朋友的意见,最终我们达成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一场关于历史的演讲中,我可以用“一面之词”来引导听众思考历史**的多样性: “历史的真相往往不是单一的,一面之词无法揭示完整的故事。只有从多个角度出发,我们才能接近事实的真相。”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如“one-sided argument”,也用来形容不全面的论点。这显示出不同文化中对全面性和客观性的重视。
通过对“一面之词”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在任何讨论中,全面性和客观性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还提醒我在交流中保持开放的态度,关注多样的观点,在学*和生活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杨仪等必投魏矣。
《宋史·岳飞传》:“岳飞曰:‘吾闻之,君子不以一面之词定人。’”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曰:‘吾闻之,君子不以一面之词定人。’”
《后汉书·袁绍传》:“绍曰:‘吾闻之,君子不以一面之词定人。’”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吾闻之,君子不以一面之词定人。’”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子产曰:‘吾闻之,君子不以一面之词定人。’”
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不能只听~,必须全面了解情况,然后再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