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2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53:09
“媒妁之言”字面意思是媒人和婚姻介绍者所说的话。它的基本含义是指通过媒人介绍的婚姻建议或婚姻安排,通常暗示着一种传统的婚姻观念,即依靠家庭和社会的安排来选择伴侣。
“媒妁之言”出自《诗经》,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婚姻俗。在古代,媒人扮演着重要角色,负责为男女双方介绍配偶,促成婚姻关系。因此,这个成语反映了传统社会中婚姻的形成方式,以及在这种形式下,媒人所起的关键作用。
该成语常用于讨论婚姻和爱情的话题,在文学作品中也时常出现,以反映古代或传统社会的婚姻观念。在现代日常对话中,虽然人们的婚姻观念已逐渐开放,但在提到传统婚姻安排时,仍然会使用这个成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婚姻被视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媒妁之言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结果,更是家族利益和社会关系的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婚姻观念越来越多元化,自由恋爱逐渐成为主流,媒妁之言的影响力减弱,但在一些地区和家庭中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婚姻安排。
“媒妁之言”常常引发我对传统婚姻观念的思考,带有一种怀旧和对传统的尊重。它也让我联想到家庭和社会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以及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影响的逐渐减弱。
在一次与朋友的讨论中,我提到了“媒妁之言”,并分享了我祖父母的婚姻故事,他们是通过媒人相识并结婚的。这让我意识到,尽管现代人更倾向于自由选择伴侣,但传统的婚姻模式仍然在某些方面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
在一首关于爱情的诗中,我尝试运用“媒妁之言”:
青涩时光媒妁言,
红尘中缘分缠。
虽非自由心所愿,
却也难逃命运间。
在西方文化中,虽然也存在通过介绍认识伴侣的传统,但更多强调个人选择和自由恋爱。在英语中,可以用“arranged marriage”来描述类似的概念,但通常不涉及媒人的角色,更多是家庭的参与。
通过对“媒妁之言”的学*,我深刻体会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与融合。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思考人际关系和婚姻观念时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我将更加关注文化背景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从而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表达水平。
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
《资治通鉴·唐纪·武宗会昌四年》:“媒妁之言,不可轻信。”
《后汉书·袁绍传》:“媒妁之言,不可尽信。”
《汉书·王莽传》:“媒妁之言,不足信也。”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媒妁之言,非亲见者,不可信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媒妁之言,不可信也。”
凭~而结婚的现象至今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