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2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5:01:58
成语“黍油麦秀”字面意思是指黍米和油麦菜的生长,基本含义是形容农作物丰收、滋生繁荣的景象。它常用于描绘丰饶的自然景象或美好的生活状态。
“黍油麦秀”出自《诗经》。在《诗经》中,有描写农田的诗篇,体现了古代农耕文化和人们对丰收的渴望。这一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农业的重视,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如文学作品中描写自然景色时,或在日常对话中表达对丰收、富饶生活的赞美。在演讲或写作中,提及这一成语可营造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氛围,激励人们追求美好生活。
同义成语:丰衣足食、五谷丰登
反义成语:饥寒交迫、贫困潦倒
在**传统文化中,农业是基础,丰收象征着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安乐。“黍油麦秀”反映了农耕文明的价值观,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现代社会,尽管城市化进程加快,但对丰收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依然存在,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黍油麦秀”给人以希望与美好的联想,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和生活的富足。在个人的思维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激励人们珍惜生活中的美好,追求丰盛的人生。
在我生活中,曾经参加过乡村的丰收节,那时田野间的黍油麦秀,映衬着人们的笑脸,让我感受到农民的辛勤与收获的喜悦,也让我更加珍惜粮食和自然。
在一首描绘春天的诗中可以这样写: “春风拂面绿田秀, 黍油麦间笑声悠。 愿将岁月编织梦, 满仓金谷富家周。”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也存在,如英语中的“bounty of nature”或“harvest season”,同样表达了对丰收和自然恩赐的赞美,但具体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黍油麦秀”的学,我理解了这一成语不仅仅是对丰收的简单描述,更是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对自然的尊重。在语言学中,这种成语的理解帮助我更加深入地掌握汉语的表达方式,增强了我的文化意识和情感表达能力。
《尚书大传》卷二:“微子朝周,过殷故墟,见麦秀之蕲蕲兮……曰:此父母之国。乃为《麦秀之歌》,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我好仇!’”按,《史记·宋微子世家》亦载此事,“微子”作“箕子”。
西周灭亡后,周大夫长途跋涉来到西周都城,看到过去的宗庙宫室都成了长满禾黍的田地,触景伤怀作《黍离》诗。后来微子朝见周王时,路过殷墟,看到宫室毁坏,长满禾黍,作《麦秀》歌:“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我好仇。”
清·程秉钊《琼州杂事诗》:“大海西流近越裳,~事堪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