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4:0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56:18
“看风使船”字面意思是观察风向来调整船的航行方向。引申义为根据形势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立场或行为,通常带有迎合、投机的意味。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在复杂环境中灵活应变、迎合他人或环境的人。
“看风使船”最早出现在古代的文献中,尤其与航海和风向有关。古人依赖风力行船,掌握风向是航海的基础。因此,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航海的经验,也隐喻了在社会生活中灵活应对变化的重要性。
该成语在各种场合均可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灵活应变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生存智慧。尤其在商业、政治等领域中,能够“看风使船”的人往往能够抓住机会,获得成功。现代社会中,随着变化的加速,这种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看风使船”让我联想到灵活性和适应力。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时,能够灵活应对是一种生存技巧,但同时也可能带来迎合和投机的负面印象。这种矛盾使得这个成语在我的思维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遇到过需要“看风使船”的情境。在一次团队项目中,我的领导风格与项目需求发生了冲突。我意识到必须适应团队的变化,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最终帮助团队达成了目标。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风起时,船随浪,
看风使船巧应变。
波涛中,心不惧,
临风而行,任我行。
这里表达了在变化中灵活应对的智慧。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go with the flow”,意指顺应潮流,适应变化。虽然意思相近,但“看风使船”更多地强调了主动调整的能力,而“go with the flow”则显得更被动。
通过对“看风使船”的学,我认识到灵活应变的重要性及其在各种语境中的适用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面对变化时更加从容不迫。在学过程中,理解成语的深层含义和文化背景,不仅提高了我的语言能力,也加深了我对社会动态的理解。
老娘是个走千家,踏万户,极聪明的人,须看风使船,且待他口声如何。
《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匡超人看风使船,见景生情,想着他这种光景,毕竟胸中才学是好的,因想起一只歌儿来,要试他一试。”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那汉子见势头不好,料道脱身不得,心生一计,看风使船,便对众人道:‘列位休得动手,听我一言。’”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那妇人见势头不好,料道脱身不得,心生一计,看风使船,便对众人道:‘列位休得动手,听我一言。’”
《醒世恒言》卷三十三:“那汉子见势头不好,料道脱身不得,心生一计,看风使船,便对众人道:‘列位休得动手,听我一言。’”
《警世通言》卷二十一:“伯牙全无客至,正好行乐。那知草舍中龙二、凤三,平日与他有隙,恰好打探子,见他夸口,打从算盘上起见,故意要他出丑。他不知就里,看风使船,便道:‘我若弹得好,你们便拜我为师;若弹得不好,你们便拜我为徒。’”
下半截话,他故意憋在肚子里,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