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04:32
成语“不可开交”字面意思是指无法结束或分开,通常形容两者之间的关系极为紧密,难以分开。基本含义上,它常用来形容事情或情况非常复杂,难以解决,或者指人们在某种事务上争执不下。
“不可开交”最早见于《红楼梦》中,书中描绘了许多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纠葛。其成语的形成与古代文人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反映了他们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和描绘。成语中的“开交”可以理解为“分开交往”,而“不可”则强调了这种分开是无法实现的。
“不可开交”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不可开交”所反映的从古至今的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尤其是在**文化中,家族、亲情、友情等交织的关系,常常使人们在情感和利益上难以抉择。在现代社会,这种复杂性依然存在,尤其是在商业谈判、家庭关系等场合。
这个成语常常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困境和人际关系的微妙,似乎在提醒我们,许多事情并非黑白分明,往往需要耐心和智慧去处理。它让我意识到,在沟通中,有时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妥协。
在我生活中,曾经因为朋友之间的误会而争执不下,大家各持己见,最终都感到不可开交。经过冷静的讨论和倾听,才得以化解。这让我体会到在处理矛盾时,开放的态度和沟通的重要性。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洒在湖面上,微风轻轻拂过,两个影子在水中交错,似乎在诉说着千古不变的爱恋,然而他们之间的误会却让他们不可开交,最终只能在夜色中默默相对,心中却是千言万语。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at loggerheads”,意指双方意见相左,争执不下。这种表达在不同文化中都反映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矛盾的普遍性。
通过对“不可开交”的学,我意识到它不仅仅是一个形容词,更是对人际关系和情感纠葛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在沟通中要多一些耐心和理解,同时也让我在语言学过程中,意识到成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的重要性。
两口子正在吵得不可开交。
《老残游记》第十七回:“那妇人听了,便不可开交的哭起来。”
《官场现形记》第十六回:“那知府见他不可开交,只得亲自下堂来,将他扶起。”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三回:“那妇人听了,便不可开交的哭起来。”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那知县见他不可开交,只得亲自下堂来,将他扶起。”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宝玉听了,忙笑道:‘你又来了!我正要和你说话,你倒先和我不可开交了。’”
倘一加人为,一“办”,那就舆论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