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3:1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52:30
“山穷水断”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山峦崎岖,河水干涸,形容环境极为恶劣,出路被阻,通常用来比喻陷入困境,难以找到出路。
“山穷水断”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中描绘了一个人在高处俯瞰,面对山的阻隔和水的干涸,表达出一种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这个成语因此承载了深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与对人生困境的思考。
“山穷水断”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山穷水断”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环境的认知与对困境的感悟。在现代社会中,虽然我们面临的困境可能不再是自然环境的限制,但这个成语依然适用于各种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提醒人们在逆境中寻找出路。
“山穷水断”常常让我联想到无助和绝望的情感。在面对重大挑战时,这个成语能够激发人们内心深处对希望的渴望,促使人们努力寻求解决办法。
在我大学毕业时,曾面临找工作的巨大压力,那段时间我感到前途渺茫,正如“山穷水断”。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最终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走出了那段困境。
在一个古风故事中,可以描绘一个年轻的侠客,面对重重险阻,心中惆怅:“山穷水断,何处求生?风中传来一丝希望的声音。”这种表达不仅展现了成语的灵活使用,也加深了故事的情感张力。
在英语中,可以用“at the end of one's rop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也指面临困境、无路可走的状态。这种表达在不同文化中都反映了对困境的共通理解。
通过对“山穷水断”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在表达情感和处境时,能够更加生动和形象。无论是在文学创作还是日常交流中,正确使用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力量与深度。
溪涧峥嵘,岩崖豁险,山穷水断,马束桥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