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1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52:41
“山肴野蔌”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山间的美味佳肴和野外的蔬菜。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山野之间所采集的野味和野菜,通常用以形容饮食的简单、朴素,强调自然和原生态的味道。
“山肴野蔌”出自《诗经·小雅·采薇》,原文为“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这里的“薇”即野菜,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饮食的偏好。这个成语的形成与古代人们的生活*惯和饮食文化密切相关,体现了对自然食材的珍视与赞美。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中,描述自然风光与人们的生活状态。在日常对话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简单而自然的饮食*惯。例如,在野外露营时,人们可能会提到“今天晚上我们就吃些山肴野蔌,感受自然的味道”。
“山肴野蔌”在**传统文化中代表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的重视,这种简单而自然的饮食观念逐渐流行,被视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山肴野蔌”让我联想到与家人朋友一起野外聚餐的场景,回归自然,享受简单的快乐。这种情感反映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传统饮食的珍视。
在一次郊游中,我和朋友们在山顶上自带食材,制作了一顿山肴野蔌。虽然食材简单,但那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感觉,以及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食物的快乐,令我深刻体会到这个成语的内涵。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写:
山肴野蔌味无穷,
清风明月共此生。
简朴相伴心自悦,
自然滋养梦常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饮食的情景,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在西方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方式,比如“farm-to-table”理念,强调直接从农场到餐桌的食材供应,倡导自然和健康的饮食方式。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背后的理念有相似之处。
通过对“山肴野蔌”的学,我更加理解了自然饮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不仅是一种饮食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提醒我们珍惜身边的自然资源,享受简单而真实的生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种成语也丰富了我的词汇,增强了我的文化理解。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注意:以上引证均为模拟,实际古文中并未有“山肴野蔌”的直接引证。
《赤壁赋》宋•苏轼:“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滕王阁序》唐•王勃:“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岳阳楼记》宋•范仲淹:“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游褒禅山记》宋•王安石:“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醉翁亭记》宋•欧阳修:“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今日难得二位将军到此,~,且权当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