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3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29:47
成语“拿粗挟细”字面意思是用粗的东西夹住细的东西。它的基本含义是指用强硬的手段对待柔弱的事物,或在处理事务时强调主要的、重要的部分,而忽视次要、细小的部分。
“拿粗挟细”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其结构上与其他成语相似,反映了**语言中对比与对立的表达方式。这个成语可以看作是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方法的描述,强调处理事务时应该把握重点。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在**文化中,强调“大”与“小”的关系是常见的思维方式。成语“拿粗挟细”反映了在复杂事务中处理优先级的智慧。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强调处理事务时应明确重点。
“拿粗挟细”给我的情感反应是对简化和偏见的警惕。它提醒我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不能仅仅关注表面的粗大问题而忽视细节,因为细节往往能决定成败。
在我的工作中,有时我会遇到项目经理只关注时间节点,而忽视了团队成员的工作负担和心理状态,这让我想到了“拿粗挟细”。我开始尝试在团队会议中提出关注细节和人性的建议,努力创造一个更为和谐的工作环境。
在一个故事中: 在一个古老的村庄里,村民们总是拿粗挟细,只关注丰收的季节,而忽视了土壤的养护与水源的保护。最终,随着气候的变化,丰收的果实逐渐减少,村庄陷入了困境。于是,智慧的老人告诉他们:“只有珍惜每一寸土地,才能迎来真正的丰收。”这个故事借用“拿粗挟细”,强调了关注细节的重要性。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issing the forest for the trees”,意指因为关注细节而忽视整体。这表明了在不同文化中,对于细节与整体的关系同样存在共鸣。
通过对“拿粗挟细”的深入学*,我认识到在语言表达中,抓住重点与细节之间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在思考问题时更加全面,提升了我的表达能力。
俺两个全仗俺父亲的虎威,拿粗挟细,揣歪捏怪,那一个不知我的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