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20:35
“开后门”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打开后门”,引申义指通过不正当或非正常的手段来获得某种利益或权利。通常用来形容在某个过程中,利用关系或特殊渠道来获取便利或特权,而不是按照正常的程序或规则进行。
“开后门”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通常被认为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现象,尤其在官场、商界或学校等场合中较为常见。它反映了社会中存在的某种不公平现象,常常与贪污腐败、权力寻租等负面社会现象联系在一起。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社会中,“开后门”现象普遍存在,反映了人际关系和社会资源配置的不平等。这种现象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视为“潜规则”,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反腐倡廉的推进,人们越来越关注此类行为的影响,呼吁建立更为透明和公平的制度。
“开后门”往往带有负面情感,令人联想到社会的不公、腐败和不道德的行为。在使用这个成语时,常常伴随愤怒、无奈或失望的情绪。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曾听说某些同学通过“开后门”获得了实*机会,这让我感到不满,因为我认为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能力来获得机会。这样的经历让我更加意识到公平竞争的重要性。
在一首描述社会现象的诗中,可以这样使用“开后门”:
喧嚣市井,浮华背后谁知晓,
开后门的秘密,藏匿在阴影中。
一纸文书,权力游戏的舞台,
公平的光芒,何时能照亮众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cutting corners”或“sleazy dealings”,都指通过非正式或不诚实的方式来获得利益。这反映了在不同文化中,对不正当手段的普遍关注和批评。
通过对“开后门”这一成语的分析,我意识到在语言学*中,理解成语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更加关注社会现象和道德问题,促使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重视公平和正义。
要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同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作斗争,要同假公济私、开后门的现象作斗争。
《老残游记》第十八回:“他有个亲戚在京里做官,他便托他亲戚开后门,谋了个差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六回:“他有个朋友在京里,他便托他朋友开后门,谋了个差事。”
《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他有个表兄在京里,他便托他表兄开后门,谋了个差事。”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那人道:‘我有个亲戚在京里做官,我托他开后门,或者能得个把差事。’”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贾母笑道:‘你们只管去,我这里自有道理,不会叫你们吃亏的。’凤姐儿听了,便知是开后门的意思。”
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同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作斗争,要同假公济私、~的现象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