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2:1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1:18:15
“连枝共冢”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字面意思是指树的枝条相连,埋葬在同一个坟墓里。引申义上,通常用来形容夫妻或情侣之间的紧密联系,生死相依,形影不离。
“连枝共冢”出自《诗经·卫风·《氓》》。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夫妻之间的深厚感情和不离不弃的决心。诗中提到的“连枝”象征着两人的关系紧密,彼此依赖,而“共冢”则强调了他们在生死、归属上的紧密联系,代表着对彼此的承诺与忠诚。
此成语常用于描述夫妻情感、恋人关系,或者指代深厚的友情。可以在各种文学作品中看到,例如在描写爱情故事时,作者可能会用此成语来表达人物之间的深情厚谊。在日常对话中,朋友间谈起彼此的情感时,也可用此成语来形容彼此的关系。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重视家庭和婚姻的观念深植人心,因此“连枝共冢”不仅仅是对爱情的赞美,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责任感的强调。在现代社会,尽管人们的观念有所变化,但对深厚情感的追求仍然存在,使得这个成语在当今社会依然适用。
“连枝共冢”带给我一种温暖和希望的感觉,它象征着深厚的爱情和无条件的支持。每当我想到这个成语,都会联想到那些在风雨中相依相伴的情侣和朋友,他们的故事常常让我感动。
在我生活中,有一对夫妻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他们在面临生活的重重困难时始终相互扶持,彼此不离不弃。我常常用“连枝共冢”来形容他们的关系,表达了我的敬佩与祝福。
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我写道: “在这片金色的落叶中,他们的手紧握, 连枝共冢,不畏未来的风霜, 只愿此生相伴,直到白头。”
在英语中,可以用“together forever”或“joined at the hip”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这些短语同样强调了密切的关系,但在文化背景上可能并不如“连枝共冢”那样深刻地体现出对于生死的承诺。
通过对“连枝共冢”的深入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表达情感和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仅是语言的堆砌,更是对人类情感深刻的理解和表达。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能够恰当地运用这个成语,将使我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便有大梓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
战国时期宋康王抢夺家人韩凭的妻子何氏,韩凭忧怨而自杀,何氏也殉情而死,留下遗书要求与韩合葬。宋康王不同意,将韩何分开葬,两坟可以相望。后来两坟之间长出一株大树,枝叶相连,盘根错节,宋人取名为相思树
但得个同心子,死共穴,生同舍,便做~、共冢我也心欢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