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59:34
成语“潜移默夺”由四个字组成:
字面意思是指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地发生变化和影响,最终达到目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一种力量或影响在暗中潜移默化地改变事物的状态或性质,通常用于描述某种影响力的渐进性和隐蔽性。
“潜移默夺”最早出自《庄子·外物》:“故君子之思,潜移默夺,故不知其所自。”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思考问题时,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智慧,而不是显而易见地获得的。这一成语反映了道家的哲学思想,强调了事物变化的微妙性。
“潜移默夺”可以用于多种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潜移默夺反映了对自然、社会和人际关系的理解,强调了变化的潜在性和隐蔽性。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描述影响力和权力游戏时。
“潜移默夺”让我联想到人生中的许多微妙变化。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惯的形成等,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的。这个成语提醒我们,要关注那些看似微小但却能产生深远影响的事物。
在我的学*过程中,常常感受到老师的教导潜移默夺地塑造了我的思维方式。虽然当时没有意识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自己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在一片静谧的林间,阳光透过树叶洒落,微风轻拂,似乎万物都在潜移默夺中变换着形态。小溪的水声低语,似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秘密,悄然影响着每一个踏入者的心灵。
在英语中,可以用“subtle influence”或“insidious change”来表达类似的概念。这些表达同样强调了影响的隐蔽性和渐进性,但可能未必能够完全传达出“潜移默夺”那种深刻的哲学内涵。
通过对“潜移默夺”的学,我意识到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思维的载体。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提醒我们关注那些微小而深远的变化,增强了我对语言学的兴趣和表达的深度。
然有养之、厚之、节之、教之、不伤之,所不能及者,故必有潜移默夺于冥冥之中。
想当时纶扉之地~,华亭因不肯归美于人,先文靖亦不以告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