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3:3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00:55
“千门万户”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门和户非常多,通常用来形容人们众多、家庭分布广泛。其基本含义是指许多家庭或住户,常常用于形容繁华的景象或一个地区的居民众多。
“千门万户”最早出现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一诗中,其中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表达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和繁华的生活。这个成语通过描绘大量的门和户,传达了一个地区的繁荣和生气蓬勃的景象。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和社区的概念非常重要,“千门万户”不仅体现了人口的繁多,也反映了家庭的温暖与团聚的氛围。在现代社会,虽然城市化进程加快,但对家庭和社区的关注依然存在,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也渴望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和谐。
“千门万户”带给我的联想是温暖和繁荣的生活场景,能够让我想象到一个热闹的社区、欢声笑语的家庭聚会。这种联想也影响了我的表达方式,使我在描述繁华景象时更倾向于使用这个成语。
在我参加的一个社区活动中,看到千门万户的居民齐聚一堂,共同庆祝节日,深刻体会到这个成语所传达的温暖与团结。那一次的活动让我铭记“千门万户”不仅仅是数量的体现,更是一种社区情感的凝聚。
在创作诗歌时,可以这样使用“千门万户”:
春风送暖入千门,
万户欢声映日斜。
花开满地金辉闪,
人间四月最繁华。
这首小诗通过“千门万户”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活的繁荣。
在英语中,可以用“a multitude of families”或“countless household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它们可能没有“千门万户”那种浓厚的文化背景和情感联结。不同文化中对家庭和社区的重视程度也有所不同,这使得表达方式和情感色彩各异。
通过对“千门万户”的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成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在描绘生活场景时更具表现力。这个成语提醒我关注生活中的细节,珍视家庭和社区的联系。
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
明·何景明《长安驿》诗:“千门万户开相当,灵屋飞甍作朝市。”
宋·王安石《窥园》诗:“诸侯纵横代割据,疆土岂得无离散。东都先汉犹千门,疲氓坠户皆菜色。”
唐·杜甫《哀江头》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汉书·郊祀志下》:“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
《史记·秦始皇本纪》:“于是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于是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因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皆复不事十岁。”
西汉时期,汉武帝苦心经营的柏梁殿遭到火灾焚毁,他十分伤心这座香气扑鼻的宫殿,就召集群臣商议再建宫室,勇之献策要建一座更大的房子来制服灾魔。于是继续用香柏建造章宫,宫内设置千门万户,规格远远超过未央宫,气势非常宏伟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