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9:22:3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09:53:22
“一发千钧”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一根箭矢的发射可以承受千斤重的压力”。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事情的紧迫性或重要性,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小的动作或决定能引发极大的影响。
“一发千钧”出自《汉书·王莽传》,原文描述的是在古代战争中,箭矢的发射具有巨大的威力和影响力。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人对战争和力量的理解,通过简单的比喻表达了一个小的举动可能导致的重大后果。
该成语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广泛。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一发千钧”反映了**古代文化中对力量和决策后果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适用,尤其在商业决策、政治决策等领域,强调小动作可能引发的巨大变化。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紧迫感和责任感。它提醒我们在做决策时要谨慎,因为即使是微小的选择也可能带来深远的影响。
在我的工作中,有一次项目的关键决策,我们团队讨论了很久,最终的选择虽然看似简单,但却在之后的执行中引发了巨大的变化。事后我就想到了“一发千钧”这个成语。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入这个成语:
箭矢出鞘如风起,
一发千钧势如雷。
决策瞬间成败定,
何惧风浪勇往前。
在英语中,可以用“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强调及时的行动能避免更大的问题。虽然表达形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小行动的重要性。
通过对“一发千钧”的学*,我更加认识到在生活和工作中,任何微小的决策都可能带来重大影响。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思考和决策时更加谨慎。
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一发而中,千钧之重。”
《后汉书·班超传》:“一发而中,千钧之重。”
《汉书·王莽传下》:“一发而中,千钧之重。”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一发而中,千钧之重。”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一发而中,千钧之重。”
西汉时期著名文学家枚乘,他擅长辞赋,他在吴王刘濞手下作郎中,刘濞想反叛朝廷,枚乘劝阻他说:“用一缕头发系上千钧重的东西,上面悬在没有尽头的高处,下边是无底的深渊,这种情景就是再愚蠢的人都知道是极其危险的。”
际兹~,全国国民宜各立所志,各尽所能,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