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13:52
“室徒四壁”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房间里只有四面墙壁”,表示屋内空空荡荡,没有任何家具或装饰。引申义为生活贫困,或指没有任何成就、收获,形容一种空虚的状态。
该成语来源于《左传》,原文为“室徒四壁,君子之所为”。在古代,房子四壁光秃,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贫困和缺乏的状态。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人对物质生活的重视,同时也隐含了对内心精神世界的追求。
“室徒四壁”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追求被视为生活的理想状态。“室徒四壁”不仅仅是物质的贫乏,也反映了人们对幸福和成就的渴望。在现代社会,虽然物质条件大幅改善,但精神空虚和孤独感依然是许多人面临的问题。
“室徒四壁”常常让我联想到孤独与失落,尤其是在经历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之后。这种情感的共鸣让我更加理解人们在追求生活目标时所经历的艰辛。
在我的生活中,曾有一段时间我感到无所事事,生活空虚,正是这种“室徒四壁”的状态让我意识到,要积极寻求改变,去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目标。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这样描绘:“在月光的照耀下,她坐在‘室徒四壁’的房间中,心中却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希望,仿佛这空旷的四壁也在为她的梦想而悸动。”
在英语中,可以用“empty room”或“barren lif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这些表达通常侧重于物理空旷或缺乏生气,而“室徒四壁”则更强调精神层面的空虚和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通过对“室徒四壁”的学,我深刻理解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重要性。在语言学中,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更加关注语言背后的文化和情感。这种成语的运用使我的表达更加生动,也鼓励我在生活中积极追求真正的充实感。
[固]居官清洁,家无余财,终殁之日,室徒四壁,无以供丧,亲故为其棺敛焉。
《明史·方孝孺传》:“孝孺家贫,室徒四壁,无以为业。”
《宋史·文天祥传》:“天祥家贫,室徒四壁,无以为食。”
《晋书·王导传》:“导家贫,室徒四壁,无以为生。”
《后汉书·袁绍传》:“绍家贫,室徒四壁,无以自给。”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贫且贱,室徒四壁,无以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