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5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23:05
成语“有屈无伸”字面意思是指有屈折而没有伸展,形容人或事物处于被压抑或遭遇困境的状态,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潜力和能力。基本含义上,这个成语表达了一种压抑、受限的状态,传达了人们在逆境中所感受到的无奈与无力。
“有屈无伸”出自《庄子》。在《庄子·齐物论》中提到“有屈无伸”,描述了一种局限的境况。这种表述反映了道家哲学中对自然状态的理解,强调事物在某种条件下的局限性与无奈。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的处境受到限制,或者某种情况无法得到改善。在文学作品中,作家可以用此成语来描绘角色的内心挣扎。在日常对话中,可能会用来描述工作、生活中的困境。例如,在职场中,有人可能因为公司的政策而感到“有屈无伸”。
在**传统文化中,特别是道家思想中,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理念。成语“有屈无伸”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外部压力时的心态与感受。现代社会中,职场竞争、经济压力等都可能让人感到受限,因此这个成语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适用性。
“有屈无伸”常让我联想到压抑与无奈的情绪。在面对困境时,可能会感到沮丧与无力,这种情感常常会影响到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通过这个成语,我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在逆境中的感受。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职业瓶颈,感觉自己“有屈无伸”,尽管努力工作,但始终无法获得提升。这个成语让我意识到,面对困境时需要寻找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抱怨现状。
我尝试写了一首小诗,融入了这个成语:
风中孤舟随波逐流,
有屈无伸心事难求。
明月照影何时归,
愿随云影逐梦而游。
这首诗表达了在困境中渴望自由与改变的心情。
在英语中,可以用“stuck in a rut”来表达类似的受限状态。虽然具体的文化背景不同,但都反映了人们在特定情境下的无奈感。
通过对成语“有屈无伸”的深入学,我意识到它不仅是一个描述困境的成语,更是对人们内心状态的深刻反映。在语言学与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让我们更有效地传达情感与思想。
想当日酷刑害逢危遭困,您那一日便逼的我有屈无伸。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既破袁绍,天下有屈无伸。”
《后汉书·袁绍传》:“绍既败,天下有屈无伸。”
《汉书·王莽传下》:“莽既篡位,天下有屈无伸。”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有屈无伸。”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有疾,大夫有屈无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