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33:53
“奔腾澎湃”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水流急速奔涌、波涛汹涌。它通常用来比喻气势磅礴、情绪激昂或发展迅速的情形。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动态、强烈的感觉,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力量的状态。
“奔腾澎湃”并没有特定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而是由“奔腾”和“澎湃”两个词汇组合而成。“奔腾”指的是水流快速奔涌的样子,而“澎湃”则是形容波浪起伏、汹涌澎湃的情景。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大自然的力量,也可以引申至人们的情感、事业等方面。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水常常象征着生命与活力,而“奔腾澎湃”则体现了这种生命力的强大和动态。它在现代社会中也适用于形容青年人的激情和对未来的追求,尤其在创业、创新等领域,常被用来激励人心。
“奔腾澎湃”让我联想到年轻时的激情和追求理想的勇气。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激动人心的时刻,比如成功的喜悦、奋斗的脚步等,这些都与“奔腾澎湃”紧密相关,激励我不断前行。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参加了一场马拉松比赛,比赛的氛围如“奔腾澎湃”般热烈,选手们奋力向前,观众们齐声呐喊,那种激动的心情让我想到了这个成语。最终,我也在这股情绪的驱动下完成了比赛,感受到了奔腾澎湃的力量。
在某个秋日的傍晚,我坐在河边,眼前的水流奔腾澎湃,犹如一首动人的乐章,诉说着岁月的故事。那一刻,我感受到生命的激情与力量,仿佛也在这汹涌的河水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在英语中,类似于“奔腾澎湃”的表达可以是“surging waves”或“rushing waters”,两者都强调了水流的动态和力量。然而,不同文化中对自然力量的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在西方文化中,水常常被视为生命的源泉,而在**文化中,水则更多地与柔韧和变化相关联。
通过对“奔腾澎湃”的学,我深刻体会到成语不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文化的载体。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能够运用这样富有表现力的成语,能够更有效地传递情感和思想,也让我更加理解生活中的激情与动力。
中间一道大溜,却仍奔腾澎湃,有声有势。
清·黄景仁《余伯扶少云昆仲施大雪帆消寒夜集赋诗古文序》:“至若奔腾澎湃之势,碧海觱沸而起,则又恍惚人之排山倒海,以赴其所向。”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军书交驰,羽檄纷飞,天子赫然一怒,敌国奔腾澎湃之声,直叩 甘泉 、 长杨 。”
清·侯方域《太常公家传》:“会 嘉靖 初,天子励精思治,赫然诏告天下,清理狱囚,大小奏章,奔腾澎湃而上。”
宋·苏轼《石钟山记》:“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文选·枚乘<七发>》:“沌沌浑浑,状如奔腾澎湃。” 李善 注:“澎湃,波相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