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3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2:04:53
“金碧辉煌”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金色与碧色交相辉映,光辉灿烂”。它通常用来形容建筑、装饰等的豪华、富丽,给人以极为美观、壮观的感觉。引申义则可用来形容事物的美好、辉煌和显赫。
成语“金碧辉煌”最早出现在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中,形容宫殿的华丽和庄重。具体出自于诗句中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富贵、豪华的追求和赞美。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成为描述奢华景象的常用语。
“金碧辉煌”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金碧辉煌常常与权势、富贵相联系,象征着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现代社会中,虽然对奢华的追求有所减弱,但在一些场合,如节庆、婚礼等,仍然会使用“金碧辉煌”来形容盛大场面。
该成语常常引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豪华场景的憧憬。它不仅仅是对物质财富的描述,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美的欣赏。在表达上,它可以让语言更加生动和有表现力。
在一次朋友的婚礼上,看到华丽的婚礼场地时,我不禁用“金碧辉煌”来形容那种光彩夺目的效果。这不仅让我的描述更具画面感,也引起了在场其他人的共鸣。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写:
“金碧辉煌映日月,珠帘翠幕映朝霞。
盛世华堂迎宾客,笑语盈盈乐无暇。”
在英语中,可以用“gilded”或“opulent”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这些词语都带有奢华、华丽的含义,但在使用场景和文化背景上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金碧辉煌”的学,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细腻性。这个成语不仅在描述美的事物上有其独特的作用,也在传达情感和文化内涵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帮助我更好地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向往。
众以为金碧荧煌,臣以为涂膏衅血。
唐朝时期,画家李思训的书画造诣很深,十分擅长山水树石,笔力遒劲,能把云霞流水、鸟兽草木画得栩栩如生,他的山水画以金碧辉映,独创一格,笔法工整,色彩鲜艳,装饰性强,给人以绚烂多姿和富丽堂皇的印象,他的画风自成一家
他便把门面装璜得~,把些光怪陆离的洋货,罗列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