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1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55:13
成语“凭河暴虎”的字面意思是“靠着河流,猛然出现的**”。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在特定环境或条件下,突然出现的强大威胁或危险,隐喻意外的灾难来袭。
“凭河暴虎”出自《左传》。在《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中,有“凭河而暴虎”的记载,描述了敌军突然袭来的情景。这里的“河”象征着阻碍,而“暴虎”则代表着突如其来的危险。
该成语可用于多种语境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常常被视为威胁与力量的象征,特别是在面对突发时,这个成语更能引起共鸣。同时,现代社会中,经济、环境等领域的突发频繁,使得这个成语的适用性依然广泛。
“凭河暴虎”带给我一种紧迫感与不安的情绪,仿佛随时可能会有意外的危险降临。这种情感使我在思考计划和应对突发**时更加谨慎。
在我的工作中,有一次团队面临突发的项目变更,所有人都感到手足无措。此时我想起“凭河暴虎”,于是提醒团队提前做好应对方案,最终化解了危机。
在一个故事中,我可以写道: “当他在河边徘徊时,心中满是宁静,然而就在这一刻,凭河暴虎般的危机袭来,打破了他的平静。他意识到,生活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out of the blue”或“a bolt from the blue”,用来描述突如其来的事情。虽然两者都强调意外,但“凭河暴虎”更强调潜在的威胁与危险。
通过对“凭河暴虎”的学*,我意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时,能够更从容地思考应对策略。它提醒我,生活中随时可能会有挑战,保持警觉和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漫夸他陆地行舟,也何用凌空举鼎,凭河暴虎皆亡命,蝇头蜗角纷争。
《资治通鉴·唐纪》:“李靖以凭河暴虎之谋,破突厥于阴山。”
《后汉书·班超传》:“超以凭河暴虎之志,欲平西域。”
《汉书·王莽传》:“莽欲以凭河暴虎之勇,震慑天下。”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遂行,至河,凭河暴虎,魏人皆笑之。”
《左传·宣公十五年》:“凭河暴虎,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