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6:3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16:13
“家家户户”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每一家每一户”,用来形容普遍性或广泛性。基本含义是指每一个家庭或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强调某种事情或现象在整个社会或群体中的普遍存在。
“家家户户”这一成语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家庭和家户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生活在当时的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尽管成语的具体出处不详,但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家庭和邻里关系重视的社会现实。在古代文献和民间故事中,常常提到家庭的重要性和邻里之间的关系。
“家家户户”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家庭是社会的核心单位,强调家庭和谐与邻里关系的重要性。因此,“家家户户”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反映了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尤其是在讨论社会福利、公共政策等话题时,强调其普遍性和影响力。
“家家户户”让我联想到温馨的家庭聚会、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和节日的欢庆气氛。这种情感反应促使我更加珍视与家人和邻居的关系,同时也激励我关注社会中的普遍问题,如贫困和教育公平。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参与一个社区服务活动,活动的目标是帮助家家户户改善生活条件。我看到不同家庭的需求和问题,感受到了“家家户户”这个成语的深刻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描述,还是对每个家庭的关怀与支持的体现。
在创作中,我尝试将“家家户户”融入到一首小诗中:
春风拂面花香飘,
家家户户笑声高。
邻里相聚共欢庆,
温暖时光在心牢。
在英语中,类似表达可以是“every household”或“every family”。这些表达同样强调普遍性,但在文化背景上,可能没有“家家户户”所蕴含的深厚家庭观念和邻里关系。
通过对“家家户户”的全面学,我认识到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更是对家庭和社会关系的深刻反思。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语,也让我在与他人交流时更加关注家庭和社会的普遍性。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这日正是十五,家家户户,都点起灯来。”
《清史稿·食货志一》:“自京师至各省,家家户户,皆有丁税。”
《明史·食货志二》:“天下郡县,家家户户,皆有田赋。”
《宋史·食货志下》:“自京师至郡县,家家户户,皆有盐税。”
《汉书·食货志上》:“是以家家户户,皆有蓄积。”
我们希望……整个社会的~,都来关心青少年思想政治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