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7:38:0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30:31
“关门落闩”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关闭门扇并插上门闩,意指将门关好,防止外人进入。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封闭、隔绝,常常用来形容某种事物的结束或关闭,也可以引申为拒绝外部干扰或排斥他人。
“关门落闩”最早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古代,虽然具体的历史典故不详,但其表达的意象在**传统文化中十分常见。门是家宅的象征,落闩意味着安全与隔离,反映了古人对家庭安全和隐私的重视。
在文学作品中,成语“关门落闩”经常被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情感状态,比如在经历某种挫折或痛苦后选择独自封闭自己。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拒绝与外界接触,或是对某个事情的终止。在演讲中,也可以用作比喻,强调要专注于某个目标,拒绝干扰。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关门落闩不仅是为了保卫家庭安全,也象征着私人空间与内心的宁静。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生活节奏加快,但人们仍然需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间,这个成语在社交媒体盛行的今天仍然有其适用性,反映了人们对隐私和独处的渴望。
“关门落闩”让我联想到一种安全感,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能够拥有一个独处的空间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它也让我感受到一种孤独与封闭,带来复杂的情感反应,既有对宁静的渴望,也有对孤立的无奈。
在我生活中,有一次因为工作压力大,我选择“关门落闩”,几天不与朋友联系,专心调整自己的状态。这段时间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和目标,虽然有些孤独,但也让我更加清楚自己的需求。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关门落闩”:
夜深人静关门落闩,
月影轻摇映窗前。
心事如烟随风散,
独坐幽思到天明。
这首诗通过“关门落闩”展现了内心的孤独和思考的深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hut the door”,也有关闭、隔离的意味,强调个人空间的保护。然而,西方文化通常更强调开放与交流,因此可能在使用频率上有所不同。
通过对“关门落闩”的分析,我深刻理解了这一成语在生活和语言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更蕴含了对个人空间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在语言学*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帮助我更加丰富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
四盏灯笼,值不了五角钱;加上煤炭柴火,顶多到了四十块钱,那是关门落闩的了。
《金瓶梅词话》第十回:“西门庆道:‘我这里已经关门落闩,你不必再来。’”
《水浒传》第十回:“林冲道:‘我这里已经关门落闩,你不必再来。’”
《聊斋志异·聂小倩》:“宁采臣道:‘我这里已经关门落闩,你不必再来。’”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王冕道:‘我这里已经关门落闩,你不必再来。’”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贾母笑道:‘你们也别关门落闩,我这里还有几件事要问你们。’”
事情还没有到~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