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1:5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26:54
成语“弓折刀尽”字面意思是弓已经折断,刀具也用尽,形容力量耗尽,无法再继续战斗或努力。其基本含义是指一切可以用来作斗争的工具和力量都已经失去,处于绝境或无力回天的状态。
“弓折刀尽”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在该文中,李广在与匈奴的战斗中,因敌众我寡,最终兵力耗尽,形势危急,形象地描述了他面临的困境。这个成语通过李广的故事,传达出一种无奈与绝望的情感。
该成语通常用在形容一个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努力和拼搏后,终于耗尽了所有的力量和资源,无法继续下去。适合用于文学作品、政治演讲、生活对话等场合。例如,在描述某个项目的失败时,可以说:“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现在团队的资源已经弓折刀尽,无法继续推进。”
在古代战争频发的社会背景下,勇士们常常面临生死抉择,“弓折刀尽”不仅是对物质状态的描述,也是对一种心理状态的反映。现代社会虽然相对和平,但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仍然会有“弓折刀尽”的感觉,这种成语在职场、学业等场合依然适用,提醒人们及时调整状态,避免过度消耗。
“弓折刀尽”让我联想到无力感与绝望,尤其是在拼搏努力后却无果的情境中。它提醒我们,虽然努力重要,但合理的规划与节制同样必不可少。
我曾在大学时期经历过一次重要的考试备考过程,由于过度复习,最后几天感觉“弓折刀尽”,无论如何都无法集中精力。最终我意识到,要适时放松,调整状态,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
夜深人静,寂静无声,唯有窗外的风声轻轻拂过。此时,我坐在书桌前,思绪万千,心中暗想:“若以此刻的静谧来比拟过往的挣扎,何尝不是弓折刀尽的无奈?”我将这份感受化作文字,记录下这段心路历程。
在英语中,有类似“at the end of one's rope”这样的表达,意为“到了绝境”,与“弓折刀尽”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都是用来形容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力感。
“弓折刀尽”是一个充满深意的成语,它不仅反映了一种力竭的状态,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适度,避免过度消耗自己的精力和资源。通过对这个成语的学习,我更加认识到在语言表达中,如何通过成语传达丰富的情感与思想。
今日拟打罗山寨,弓折刀尽。
《三国志·魏书·公孙瓒传》:“弓折矢尽,士卒无以自存。”
《后汉书·袁绍传》:“弓折矢尽,士卒无以自存。”
《汉书·王莽传》:“弓折矢尽,士卒无以自存。”
《史记·项羽本纪》:“弓折矢尽,士卒无以自存。”
《左传·宣公十五年》:“弓折矢尽,士卒无以自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