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3:3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46:02
“冬箑夏裘”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冬天用扇子,夏天穿皮衣”。它隐喻在不合适的时间或季节做不合时宜的事情,或根据情况变化而不加以适应。
该成语出自《庄子·外物》:“冬箑夏裘,失其时矣。”意思是说,在冬天用扇子、在夏天穿皮衣,都是失去时机的表现,体现了对时令变换的忽视和不恰当的选择。
“冬箑夏裘”可以用于多种语境: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时机和时节的选择被视为非常重要的因素。“冬箑夏裘”所体现的思想反映了对时令变化的敏感性。现代社会中,这种适应能力依然重要,尤其是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被视为一种智慧。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许多场景,尤其是那些因不合时宜的选择而导致的尴尬和失败。它提醒我在做决定时要考虑时机和环境的重要性。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有一次在夏天参加户外活动时穿了厚重的衣服,结果感到非常不适。这让我意识到,选择合适的时机和环境是多么重要。从那以后,我在出门前会更加注意天气和场合。
在一个冬季的故事中,我可以写道:“寒风呼啸,街道上行人稀少,而他却在这寒冷的季节里挥舞着扇子,宛如冬箑夏裘,令人忍俊不禁。”
在英语中,可以用“out of season”来表达类似的意思,指某事在不合适的时间发生。虽然两者都强调了时机的重要性,但文化背景与表达方式略有不同。
通过对“冬箑夏裘”的学,我更加意识到时机和环境在决策中的重要性。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我在实际生活中更加注重选择的恰当性。这一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提供了一个深刻的思考维度。
知冬日之箑,夏日之裘,无用於己,则万物之变为尘埃矣。
《韩非子·难二》:“冬箑夏裘,非礼也。”
《吕氏春秋·孟冬纪》:“冬箑夏裘,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冬箑夏裘,非礼也。”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冬箑夏裘,非礼也。”
《淮南子·说山训》:“冬箑夏裘,非爱也,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