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32:08
成语“牧竖之焚”字面意思是“牧羊人把竖起的东西烧掉了”。它形容的是一种由于一时的疏忽或失误而导致的重大损失或毁灭。基本含义则指因小失大,因一时的错误而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
“牧竖之焚”出自《左传》。在《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有记载讲述了一位牧羊人的故事,他因一时失误而将自己竖起来的东西(如羊圈、牧草等)烧毁,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后果。这个典故提醒人们要谨慎对待自己的责任与工作,避免因小失大。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下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牧竖之焚”在**传统文化中常常被用来警示人们要重视细节,防微杜渐。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依然适用,尤其是在工作和生活中,细小的失误可能导致大的错误。因此,该成语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启发性和警示意义。
“牧竖之焚”带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警惕和反思。它让我思考在生活和工作中,如何避免因小失大。这个成语也让我联想到许多因疏忽导致的教训,提醒我时刻保持警觉。
在我的一次工作经历中,由于没有仔细检查文档,导致了客户信息的错误,最终导致了客户的不满和公司的损失。这让我深刻认识到“牧竖之焚”的意义,提醒我以后务必要注意细节,尽量避免类似的错误发生。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牧竖之焚”:
细流淌,无意间,
不觉间,火焰燃。
牧竖焚,损失难,
警醒心,勿再犯。
这首诗通过描绘细流和火焰的意象,传达出因为小失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教训。
在英语中,可以用“penny wise, pound foolish”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强调在小事上节省却在大事上浪费的情况。两者都强调了因小失大的警示意义,但文化背景和具体情境有所不同。
通过对“牧竖之焚”的学*,我深刻理解到细节的重要性,以及在生活和工作中应当保持警惕。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处理事务时更加谨慎,避免因小失大。
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臧槨。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罹牧竖之祸,岂不哀哉?
外罹西楚之祸,内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