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3:39:43
“风檐刻烛”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风中、屋檐下刻蜡烛”。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学*或工作。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在困境中追求知识、努力工作的精神。
“风檐刻烛”这个成语出自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醒世恒言》。在这篇故事中,描述了一位勤奋好学的学生,即使在艰难的条件下,也依然努力学*,刻苦钻研。这种精神被后人称颂并形成了成语。
该成语可以广泛应用于以下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勤奋好学被视为美德。“风檐刻烛”充分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强调学和自我提升的教育环境中,激励年轻人克服困难,追求卓越。
“风檐刻烛”给人的感觉是积极向上的,它唤起了努力、坚持和奋斗的联想。这个成语能够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放弃,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
在我的学*过程中,曾经历过许多艰苦的时光。每当我感到疲惫时,都会想起“风檐刻烛”的精神,提醒自己要坚持下去。这样的思维方式帮助我克服了许多困难,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透过窗棂,洒在桌子上。小姑娘坐在桌前,手握笔,在微弱的烛光下,奋笔疾书。她的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一段风檐刻烛的故事,尽管外面风雨交加,她的心中却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在英语中,类似于“风檐刻烛”的表达可以是“burning the midnight oil”,意指熬夜学*或工作。两者都强调了在艰苦条件下坚持努力的精神,但“风檐刻烛”更具文化内涵,体现了*对勤奋学的传统尊重。
通过对“风檐刻烛”的学*,我深刻体会到在当今社会,面对压力与挑战,努力和坚持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激励我在生活中不断追求进步。
查林二公乃能于风檐刻烛时,立就二十三艺,洵未易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