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13:06
“刊心刻骨”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心上刻印,在骨中铭记”。它形容一种深刻的情感或经历,通常指对某种情感或事情的记忆非常深刻,以至于难以忘怀。这个成语常用来描述对某种情感的深刻体验,比如爱、痛苦或遗憾。
“刊心刻骨”出自《庄子》,原文中提到了对情感的深刻体验,强调在心灵和身体上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庄子的思想往往探讨人类内心深处的感受,因此这个成语可以看作是一种对情感体验的高度概括和形象化。
在文学作品中,“刊心刻骨”常用于描写人物对某种经历的深切感受。例如,小说中的角色可能因为失去至亲而感到“刊心刻骨”的痛苦。在日常对话中,人们也可能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某种重要经历的铭记,比如“那次旅行让我感到刊心刻骨,我永远不会忘记”。在演讲中,演讲者可能提及某种社会**,强调它对人们心灵的影响,使用“刊心刻骨”来增强情感的表达。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情感的深度和经历的刻骨铭心往往与个人的成长和生命体验密切相关。这个成语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反映了对记忆和情感的重视,以及对过往经历的尊重。在现代社会,虽然生活节奏加快,但人们对深刻情感的需求依然存在,因此“刊心刻骨”仍然具有适用性。
“刊心刻骨”让我联想到一些人生中的重大时刻,比如亲人的离世、重要的挫折或成功的喜悦。这些经历往往会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成为生命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这种情感的深刻性促使我更加珍视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有一次经历让我感到“刊心刻骨”。那是一段艰难的时光,我失去了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尽管时间过去了很久,但那种失落的感觉依然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每当我想起他,我都会感到一阵心痛,这就是“刊心刻骨”的真实体现。
在诗歌中,我尝试将“刊心刻骨”融入表达:
秋风萧瑟叶纷飞,
往事如烟难忘怀。
那段情感刊心刻,
铭记于心永不逝。
在其他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表达,例如英语中的“etched in my memory”或“burned into my heart”。这些表达同样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和难以忘怀的经历,表明人类在面对深切感受时的共通性。
通过对“刊心刻骨”的学,我深刻体会到情感的复杂性和记忆的力量。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关注那些深刻的经历。在语言学的过程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帮助我更好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也没有一篇不刊心刻骨,博大精深。只要你肯埋着头,咬着牙,在岩石里边寻求金子。
《明史·徐达传》:“达与诸将刊心刻骨,誓不相负。”
《宋史·岳飞传》:“飞与诸将刊心刻骨,誓不相负。”
《晋书·王导传》:“导与诸公共刊心刻骨,誓不相负。”
《后汉书·班超传》:“超与诸将刊心刻骨,誓不相负。”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大怒,曰:‘吾与汝刊心刻骨之交,汝何为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