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3:0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53:48
成语“丰肌弱骨”的字面意思是“肌肉丰满而骨骼脆弱”。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外表看似健壮,但实际上体质虚弱,缺乏真正的力量和耐力。这个成语可以引申为表面繁荣而内在空虚的状态。
“丰肌弱骨”这个成语的具体来源尚无明确记载,但它的构成和意义与古代对身体健康的理解密切相关。在古代,人的身体被认为是健康的标志,肌肉的丰满和骨骼的强壮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这个成语也可以与道德和内在品质的对比联系在一起,暗示在某些情况下,外表的强壮并不代表内在的实力。
“丰肌弱骨”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身体健康与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密切相关。丰肌弱骨不仅用于形容身体状况,也可以引申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如一些外表繁华的现象,实际上却缺乏实质内容。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适用,特别是在商业和人际关系中。
“丰肌弱骨”让我联想到现代社会中许多现象,很多人追求外表的完美而忽视了内在的素质。这种对比常常引发我对自身和他人价值观的反思,使我意识到内在的重要性。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认识一个人,他在**场上表现得非常强壮,但实际上他的健康状况不佳。这个例子让我深刻体会到“丰肌弱骨”的含义,也让我更加关注周围人的内在素质。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写:
丰肌似山岳,弱骨如纸*。
外表虽惊艳,内心何堪托。
通过这样的表达,可以传达出对表面繁华的质疑。
在英语中,“all show and no go”可以看作是“丰肌弱骨”的对应表达,形容某物或某人外表强大但实际上缺乏实质。不同文化中都能找到类似的表达,反映出对表面与内在关系的普遍关注。
通过对“丰肌弱骨”的分析,我更加意识到外在表现与内在素质之间的关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和表达复杂的思想与情感。
丰肌弱骨自喜,醉晕妆光总宜。独立风前雨里,嫣然不要人持。
《全唐诗》卷五百六十五李贺《美人梳头歌》:“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辘轳咿哑转鸣玉,惊起芙蓉睡新足。双鸾开镜秋水光,解鬟临镜立象床。一编香丝云撒地,玉钗落处无声腻。纤手却盘老鸦色,翠滑宝钗簪不得。春风烂漫恼娇慵,十八鬟多无气力。妆成婑鬌欹不斜,云裾数步踏雁沙。背人不语向何处,下阶自折樱桃花。”
《太平御览》卷三百八十一引《列仙传》:“丰肌弱骨,不任劳苦。”
《艺文类聚》卷十八引《汉武内传》:“视之可年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真灵人也,但觉丰肌弱骨,非可久视。”
《太平广记》卷二百九十六引《幽明录》:“见一女子,年可十八九,形体丰肌弱骨。”
《文选·宋玉·神女赋》:“丰肌弱骨,若不胜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