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47:24
成语“两相情愿”的字面意思是指两个人之间都愿意、乐意去做某件事情。基本含义则强调了双方的自愿和共同的意愿,通常用于描述双方在某种关系或合作中的和谐态度,暗示没有一方受到强迫或不满。
“两相情愿”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作品中,虽没有确切的出处,但它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人际关系中自愿合作的重视。成语中“情愿”指的是内心的愿望和情感,而“两相”则强调了双方的互动关系,展示了人际交往中情感的平衡状态。
该成语适用于各种场合,如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描写、日常对话中的关系描述、以及演讲中的情感呼吁等。例如,在描述恋爱关系时,可以说:“他们在一起是两相情愿的,彼此都很珍惜对方。”在职场合作中,也可以提到:“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团队成员的两相情愿,共同努力。”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和谐与共识,两相情愿的观念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互相尊重与理解。现代社会中,随着人际交往的复杂化,这一成语依然适用于描述健康的人际关系,强调双方的自愿与合作。
“两相情愿”让我联想到爱情和友谊中的默契。它传达出的情感是温暖而积极的,提醒我们在关系中应追求双向的理解与支持。这种表达也有助于我在沟通中更加注重对方的感受。
在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次朋友之间的合作项目,我们的成功完全是基于两相情愿的基础上。大家都愿意贡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共同达成目标,这让我深刻感受到这种关系的珍贵。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该成语:
月下独坐思悠悠,
两相情愿共此生。
风吹花落随缘去,
携手同行不问东。
这首诗表达了在恋爱中双方的愿望与共同的未来。
在英语中,“mutual consent”可以与“两相情愿”相提并论,强调双方的自愿与同意。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也常常强调共同的意愿与和谐的关系,但具体语境和文化背景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成语“两相情愿”的学*,我认识到自愿和共识在任何关系中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社交中更关注他人的情感需求,促进了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太公,你也是个痴汉,既然不两相情愿,如何招赘做个女婿。
《儒林外史》第十四回:“两相情愿,决无他事。”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两相情愿,绝无虚假。”
《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孙大嫂道:‘两相情愿,有何亏你?’”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自古道:‘两相情愿,好结亲眷。’”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薛姨妈道:‘你两个一则是客,二则你们两相情愿,我也不好强着你们。’”
武则天当皇帝后十分骄傲,在寒冷的冬天便命长安城内百花开放,只有牡丹除外。她下令全城不许种牡丹并拔掉牡丹,吕洞宾救了牡丹仙子一命,牡丹仙子便想以身相许,王母娘娘指责吕洞宾,何仙姑说这是他们两相情愿的事情
事毕,其字号存酬劳银一百两,即归我支用。~,决无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