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23:02
“文籍满腹”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书籍充满了腹中”,引申为一个人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学识,通常用来形容博学多才的人。
“文籍满腹”出自《后汉书·孔融传》。孔融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其才华横溢,学识渊博,因此被形容为“文籍满腹”。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对知识和学问的重视,强调了文人应具备的学识深度。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知识和学问被视为个人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语“文籍满腹”也反映了古代士人追求学问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虽然对知识的重视依然存在,但信息爆炸的时代使得知识的积累方式和意义发生了变化。
“文籍满腹”让我联想到那些在书籍中汲取知识的人,他们的智慧和见识不仅丰富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能够为他人提供启迪。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尊敬和向往的情感,激励着人们不断学*和追求知识。
在我的学*过程中,我常常会用“文籍满腹”来激励自己,提醒自己要不断增加知识储备。在一次学术演讲中,我提到“文籍满腹”来强调知识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得到了听众的共鸣。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使用这个成语:
书海遨游乐无穷,
文籍满腹梦千重。
灯下独坐思无尽,
笔端生辉写春风。
这四句诗表达了对知识追求的热爱,体现了“文籍满腹”的精神。
在英语中,“knowledgeable”或“well-read”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虽然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其含义与“文籍满腹”相似。不同文化中对知识的重视程度和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对博学的赞美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对“文籍满腹”的深入理解,我意识到知识的积累和传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重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也鼓励我在追求学问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方追始皇之迹,虽复~,何救社庙之墟。 ★《南史·梁本纪下》
《明史·文苑传序》:“文籍满腹,才情横溢。”
《宋史·文苑传序》:“文籍满腹,文章炳焕。”
《晋书·王衍传》:“衍文籍满腹,辞章华美。”
《后汉书·班彪传》:“彪文籍满腹,博览群书。”
《汉书·艺文志》:“文籍满腹,博通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