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7:0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12:21
“博览群书”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阅读的书籍种类繁多,知识面广,通常用来形容学识渊博、见多识广的人。
“博览群书”最早见于《后汉书·班彪传》,其中提到班彪广泛阅读各类书籍。这个成语的形成背景与*古代重视读书和学的文化密切相关。古代士人通常被认为应该有广博的知识,以应对各种社会和政治事务。
在不同的语境中,“博览群书”可以用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读书被视为提升个人修养和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博览群书”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强调知识的积累和学的广泛性。在现代社会,尽管信息获取方式变得多样化,但“博览群书”的精神依然适用,鼓励人们多读书、多学*,保持开放的态度。
“博览群书”让我联想到知识的力量与智慧的积累。它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学态度,激励我在生活中不断追求知识和成长。同时,它也让我反思自己的阅读惯,提醒我应多尝试不同领域的书籍。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有过一段时间专门阅读历史书籍,努力去博览群书,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和思想。这段经历让我更加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对社会现象的分析能力。
“在书海中,博览群书的我如同一只自由翱翔的鸟,穿梭在知识的天空,汲取着智慧的甘露。”
在英语中,“well-read”可以用来表示一个人博览群书、学识渊博的状态。虽然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核心含义相似,反映了对知识的重视。
“博览群书”不仅是对知识量的追求,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它提醒我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世界。这一成语在我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激励我在学上不断前行。
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明史·文苑传·杨慎》:“博览群书,尤精于经学。”
《宋史·文苑传·欧阳修》:“博览群书,尤长于诗。”
《晋书·王羲之传》:“博览群书,精通六艺。”
《后汉书·班固传》:“博览群书,无所不通。”
《汉书·艺文志》:“博观群书,以知天下之事。”
我们要~来充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