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2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12:18
“博采众议”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广泛地收集众人的意见”。其基本含义是指在决策或判断时,汇集和参考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求得更加全面和合理的结果。
“博采众议”出自《尚书》,其中有提到“众议”。这一成语强调了在决策过程中,考虑到各方观点的重要性,反映了古代对于民主和集体智慧的重视。在历史上,许多治国理政的智者都推崇听取民众意见,以避免决策的片面性。
“博采众议”可以广泛应用于以下几种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集体智慧被视为重要的决策依据。尤其在古代,统治者往往会设立顾问团体,听取众人的意见,来确保政策的合理与有效。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企业管理、团队合作中,博采众议的精神依然适用,强调多元化的决策过程。
“博采众议”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联想到合作、包容、开放的心态。它激励人们在沟通中尊重他人的观点,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促进集体的和谐。
在一次团队项目中,我们决定在方案制定前进行头脑风暴,大家“博采众议”,最终形成了一个综合各方意见的优秀方案,得到了客户的赞赏。
在一首关于团队合作的诗中可以这样写: “众声齐鸣共此时,博采众议汇成思; 群策群力如星辰,点亮未来路途奇。”
在英语中,“to gather opinions”或“to consult widely”可以视为与“博采众议”相似的表达,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决策的重视程度和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往往更为突出,决策者可能更倾向于依赖自身经验,而非广泛听取意见。
通过对“博采众议”的深入理解,我体会到这种决策方式不仅能提高决策的合理性,也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重视他人的观点,培养开放的心态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臣闻为政听民,律令与时推移,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
《明史·徐达传》:“博采众议,以决大计。”
《宋史·岳飞传》:“博采众议,以图恢复。”
《晋书·王导传》:“博采众议,以济时艰。”
《后汉书·班彪传》:“博采众议,以定国是。”
《汉书·艺文志》:“博采众议,以成其书。”
于是依照了这定律,并且~,将《玉君》创造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