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8:2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12:03
成语“博观约取”的字面意思是“广泛地观察,适当地取舍”。其基本含义是指在广泛地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提炼。这一成语强调了学*和思考的广度与深度,提倡在广泛获取信息的同时,注重对信息的筛选与总结。
“博观约取”出自《淮南子·说林训》,原文是:“故君子之道,博观而约取。”该典故强调君子应当广泛观察世界、学各类知识,而在此基础上进行取舍,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成语的使用反映了古代儒家思想对于学和思考的重视。
“博观约取”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博观约取”在**传统文化中体现了求知的态度和思维的深度。在现代社会,信息爆炸的背景下,这一成语尤为重要,提醒人们在获取知识时应保持开放的心态,但同时也要有选择性,以避免信息的干扰。
该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向上的,它鼓励人们追求知识,锻炼思维能力,培养独立判断的能力。联想到学*与成长的过程,它激励我们在面对复杂信息时保持冷静和理智。
在大学学*期间,我常常会感到信息量庞大而难以消化。每当这时,我会提醒自己采用“博观约取”的原则,广泛阅读,但在写论文时始终保持重点明确,提炼出最重要的观点来进行深入分析。
在冥想的过程中,我写下这样一首小诗:
博观天地宽,约取心中见。
知识如海洋,随风逐浪前。
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在广阔知识海洋中,如何选取心中所需的思想与灵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o take the best and leave the rest”,强调在信息获取中选择精华的过程。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是普遍的。
通过对“博观约取”的深入学,我认识到它不仅是一个学的原则,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灵活运用这一成语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组织思路,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一成语的内涵丰富,值得在日常生活中反复体会和实践。
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宋史·艺文志》:“博观群书,约取其精。”
《资治通鉴·唐纪》:“博观前史,约取其法。”
《文心雕龙·神思》:“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史记·太史公自序》:“博观天下之书,约取其要。”
《论语·子罕》:“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古之学者非有大过人者,惟能~,知宗而用妙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