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3:4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12:24
“博识多通”这个成语由“博”、“识”、“多”、“通”四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知识广博,通晓多种事物。它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懂得的事情很多,具有广泛的知识和理解能力。
“博识多通”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它是一种常见的汉语表达,反映了**传统文化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其构词方式符合汉字的组合特征,强调了知识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可以说,它在汉语语境中自然形成,体现了对学识的美好追求。
“博识多通”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博识多通”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学和智慧的推崇。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博识多通的人才更是被视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博识多通”给人的感觉是积极向上的,充满了对智力和知识的尊重。这种成语不仅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也激励人们不断学*,追求更深的理解。
在我的学和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位老师,他的知识面非常广泛,能够从历史、文学到科学、艺术,几乎无所不知。他的博识多通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明白了学的重要性。我常常尝试向他请教问题,每次都能获得新的见解。
在某个故事中,可以描绘一位年轻的探险家,他因博识多通而成功解开了一个古老文明的秘密: “在那片被遗忘的古老土地上,年轻的探险家凭借他博识多通的能力,破解了埋藏千年的谜题,拯救了失落的文明。”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well-informed”或“knowledgeable”,两者都强调了对信息和知识的掌握。然而,中文的“博识多通”更加强调知识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体现了**文化中对全面发展的追求。
通过对“博识多通”的学,我深刻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广泛性的价值。这不仅激励我在学上追求更高的目标,也让我意识到在表达时,拥有广博的知识能够帮助我更好地沟通和理解他人。在语言学*的过程中,这一成语也为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表达工具,使我在描述人或事时更加生动和准确。
宝鼎元年,张善为日南太守。郡民有得金凫,以献太守张善。善博识多通,考其年月,既是秦始皇墓金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