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5:23:0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11:17
“博学多识”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知识广泛,见识丰富”。它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知识面广泛,能够掌握并理解多方面的知识,具有较高的智慧和见识。
该成语来源于《礼记·中庸》,原文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强调了广泛学*和深入思考的重要性,后世逐渐演变为“博学多识”,更加强调知识的广泛性和丰富性。
“博学多识”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广泛。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描绘一位学者或智者的形象;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称赞朋友的知识渊博;在演讲中,可以作为对追求知识和学*的重要性的一种强调。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博学多识”在**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古代士人被寄予厚望,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的快速传播和知识的多样化,“博学多识”依然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广泛的知识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做出决策。
每当听到“博学多识”,我会联想到那些在知识海洋中遨游的学者,他们的智慧和见识总是让我感到敬仰和渴望。这个成语激励我不断学*和探索,追求更广泛的知识与理解。
在我的学过程中,我曾参加过一个读书会,成员们都非常博学多识。每次讨论都让我受益匪浅,激发了我对新知识的渴望。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意识到知识的积累和分享是多么重要,这让我在生活中更加注重学。
在一个小故事中,讲述一个年轻的旅行者,他游历了多个国家,见识了不同的文化和风俗,最终成为了一位博学多识的智者。他在每一个地方都学到了新的知识,并用这些知识帮助了许多人,传递了智慧。
在西方文化中,有“Renaissance man”这样的表达,意指一个在多个领域都有深厚知识和能力的人。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其内涵与“博学多识”有相似之处,强调了跨领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
通过对“博学多识”的深入理解,我意识到知识的积累不仅能够丰富个人的内涵,还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追求博学多识能够提升我的思维深度与表达能力。这一成语不仅是对智者的赞美,更是对所有追求知识、不断学者的鼓励。
只是圣人之所以圣,却不在博学多识,而在一以贯之。
《资治通鉴·唐纪》:“博学多识,为时所重。”
《文心雕龙·知音》:“博学之士,多识之才,可以为文之宗。”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博学多能,而尤好古。”
《汉书·艺文志》:“博学以知天下之事,多识以辨万物之理。”
《荀子·劝学》:“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斯人寂寞》:“这个清华国学研究院毕业的包先生,~,通文史,精诗词,尤擅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