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11:41
成语“抛戈弃甲”字面意思是将兵器抛弃,放下铠甲,形象地表示放弃战争或斗争,转而追求和平与安宁。基本含义是指放弃武力对抗,选择和解或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
“抛戈弃甲”出自《史记·平原君赵胜传》,原文描述的是战国时期的赵胜在面对战争时选择放下武器,寻求和平的态度。这一成语反映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战争的厌倦,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该成语可以用于多种场合,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抛戈弃甲”在**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反映了儒家思想中重视和谐与中庸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国际关系中,这一成语被广泛用于倡导和平解决冲突的重要性,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
该成语让我联想到和平的珍贵与战争的残酷,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它激励我在面对冲突时,思考更为温和与理性的解决方案。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与朋友之间的误解,起初我们都很激动,争执不休。后来,我意识到抛戈弃甲,寻求和解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最终,我们通过沟通消除了误会,恢复了友谊。
在一个小故事中: 在一个被战争撕裂的村庄里,年轻的村民们决定抛戈弃甲,种植希望的种子。他们在废墟上开垦出一片绿洲,携手建设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新家园。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lay down arms”,也表示放弃武器,寻求和平。尽管两者的文化背景有所不同,但都传达了反对战争、追求和平的共同价值。
通过对“抛戈弃甲”的全面分析,我认识到这一成语在语言学*与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和平的重要性,激励我在生活中寻求和谐与理解。
部下听得,一齐抛戈弃甲跪倒。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四》:“李克用抛戈弃甲,以示不战。”
《后汉书·袁绍传》:“绍军抛戈弃甲,以示不敌。”
《汉书·王莽传下》:“莽军抛戈弃甲,以示不战。”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抛戈弃甲,以示不敌。”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人抛戈弃甲,以示不战。”
敌人开始~,向我军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