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1:0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0:31:41
“一鳞片甲”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只有一片鳞片和一片甲壳”,引申的基本含义是形容残缺不全,或者仅有的一部分,通常用来形容事物的零散和不完整。
“一鳞片甲”出自《汉书·王莽传》。原文中提到:“而其一鳞片甲,皆无所为。”此成语最初描述的是对事物零散片段的描绘,后来逐渐引申为对事物整体缺失的形容。
该成语可以用于多种语境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一鳞片甲”在**传统文化中常使用以强调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体现了对完整性和系统性的追求。在现代社会,虽然信息化和数据化程度提高,但仍然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和片面理解的问题,该成语依然适用。
该成语给人一种缺失和不完整的感觉,可能引发对事物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思考。它提醒我们重视细节,但同时也警示我们不能仅凭部分信息做出判断。
在我的学*过程中,曾经遇到过一个项目的调研资料只是一鳞片甲,导致我们无法做出有效的决策。这个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全面信息的重要性,并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注重信息的整合。
在某个故事中,可以这样写: “那座古老的城堡,如今只剩下一鳞片甲,曾经的辉煌如梦般逝去,唯有风吹过破碎的窗户,唤醒尘封的记忆。”
在英语中,可以用“a mere fragment”或“a tiny piec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往往缺乏“一鳞片甲”那种强调整体缺失的深刻感受。因此,虽然两者在字面意义上相近,但在文化语境中表达的情感和深度有所不同。
通过对“一鳞片甲”的学*,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在语言表达中,完整性与细节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思考问题时更加全面,避免因片面信息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呜呼公已骑箕去,故纸残零亦何有。一鳞片甲乃幸存,其字其诗遂不朽。
《老残游记》第十三回:“这等一鳞片甲的话,也来混我!”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这等一鳞片甲的话,也来混我!”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这等一鳞片甲的话,也来混我!”
《聊斋志异·阿绣》:“生视之,乃一鳞片甲,不足为怪。”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心中一动,便道:‘你这话,倒像一鳞片甲的,不曾说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