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4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03:10
“偃兵息甲”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放下武器,停止战争”。它通常用来形容停止战斗,休整兵力,或指和平的状态。基本含义则是指停止斗争,恢复秩序,保持安宁。
“偃兵息甲”源于**古代战争的历史背景。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平原君赵胜列传》,原文提到在战斗结束后,士兵们会放下武器,休息整顿,暗示着战争的结束与和平的到来。它体现了古代治国理政中对于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
在现代汉语中,“偃兵息甲”可以用于多种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偃兵息甲”在**文化中常常与和平、和解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传统文化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和平的向往。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尤其在国际关系、商业合作及人际交往中,强调沟通与协调的重要性。
这句成语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多为宁静、和谐的意象,联想到战后的重建与和解。它提醒人们珍惜和平、远离冲突。
在生活中,我曾经参与一个团队项目,团队成员之间意见分歧较大,最终我们通过沟通与妥协,达成共识,大家都偃兵息甲,专注于项目的推进。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和平与合作的重要性。
在一首描写和平的诗中,我可以这样写:
战火熄灭,风轻云淡,
偃兵息甲,心归故乡。
山河无恙,岁月静好,
愿世间常有,和平的光。
在英语中,与“偃兵息甲”相似的表达是“lay down arms”,同样强调停止斗争、追求和平。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但具体的使用场合与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偃兵息甲”的学*,我认识到这一成语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具有重要性,也在我们思考人与人之间关系、冲突与和解的过程中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它提醒我在沟通中,尤其是在解决争端时,保持开放与包容的态度。
于是偃兵息甲,修立文学。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曰:‘吾欲偃兵息甲,与天下休息。’”
《后汉书·袁绍传》:“绍乃偃兵息甲,与天下休息。”
《汉书·贾谊传》:“贾谊上疏陈政事,以为当偃兵息甲,以养民力。”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吾闻之,偃兵息甲,天下之大利也。’”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侯使荀息如楚,楚子与之盟,偃兵息甲,以和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