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8:5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39:20
成语“台柱子”字面意思是“支撑台子的柱子”。在引申义上,它指的是在某个团体、组织或活动中,起到关键支持作用的人或事物。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团队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
“台柱子”的起源源于传统的建筑结构。在古代,台子或平台的稳固性往往依赖于柱子的支撑。柱子作为结构的核心部分,对整个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这一特性,后来的语言使用中,“台柱子”逐渐引申为在某个组织或团队中起支撑作用的人。
在现代社会中,特别是在团队合作、企业管理等领域,“台柱子”这一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常常会讨论团队中的关键人物,以及他们对整体成果的影响。因此,这个成语在职场、学校以及各种组织中都显得尤为重要。
“台柱子”给人的印象是可靠和坚韧,常常让人联想到依赖、支持和信任。这种情感联想使得在表达时,可以用来强调某人或某事的重要性,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在我过去的工作中,有一次团队项目中,项目经理就像是我们团队的“台柱子”,他不仅提供了方向性指导,还在关键时刻鼓励团队,帮助我们克服了许多困难。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写:
“无数风雨中挺立,
你是我心中的台柱,
每一个梦想的起点,
都因你而更加坚定。”
在英文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cornerstone”,意指某个关键的支持部分。虽然两者在具体的文化背景和使用场景上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支撑和重要性的概念。
通过对“台柱子”的学习,我深刻感受到它在语言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能够准确传达一个人或事物的重要性,还能引发情感共鸣。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灵活运用这个成语能够使表达更加生动和有力。
而且在将来的抗日政府和抗日军队中必然要成为坚强的台柱子,使日本……的拆台政策,不能达到最后的目的。
《聊斋志异·聂小倩》:“宁采臣对小倩道:‘你虽是女流,却是我心中的台柱子,有你在,我无所畏惧。’”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虞卿,你是我赵国的台柱子,国家安危,系于你一身。’”
《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刘备对关羽道:‘云长,你是我军的台柱子,有你在,我心安。’”
《水浒传》第十八回:“宋江道:‘晁盖兄弟,你真是我们梁山的台柱子,没有你,我们如何能成事?’”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贾母笑道:‘你这孩子,真是个台柱子,家里的事都靠你撑着。’”
他是我们单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