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5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3:11:28
成语“青藜学士”字面意思是指“青藜”与“学士”。“青藜”是一种植物,常用来指代清冷、孤高的品格;而“学士”通常是指有学识、有文化的人。整体上,成语用来形容那些有学问、品德高尚的人,通常带有一种淡泊名利的意味。
“青藜学士”源于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尤其是他的一首《山中留客》。诗中提到“青藜”与“学士”,表现出一种隐士生活的情怀。历史上,许多文人都以青藜为象征,表达他们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青藜学士代表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强调个人的品德修养和精神追求。在现代社会,尽管物质主义盛行,但青藜学士的精神依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提醒人们在追求成功时,也要关注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坚持。
这个成语常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名利场中游走却依然保持自我、坚持理想的人。他们如同青藜般清新、高洁,令人敬佩。它也激励我在追求个人目标时,常常反思自己的价值观。
在工作中,我曾遇到一位同事,他对待工作非常认真,但从不争名夺利。我常常用“青藜学士”来形容他,表达对他品德的认可和钦佩。
在写作时,我尝试将“青藜学士”融入到一首诗中:
山间青藜伴月明,
隐士高风自成名。
不问尘世浮华事,
只愿清心与君倾。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于“青藜学士”的概念可以与“哲人”(philosopher)相比。在许多文化中,哲人被视为追求真理和智慧的人,往往不拘泥于世俗的名利。这种理想在不同文化中都有表现,体现了人类对精神追求的共通需求。
通过对“青藜学士”的分析,我深刻理解了追求内心平静与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不仅要追求知识的积累,更要关注品德的塑造,保持内心的高洁与独立。
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黄衣,直青藜杖,叩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然,因以见向,授《五行洪范》之文。至曙而来,请问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闻卯金之子有博学者,下而观焉。
西汉成帝时期,传说刘向在天禄阁聚精会神校书,夜晚有一个穿黄衣的拄着青藜拐杖的老人进入,看见刘向暗中独坐诵书,就吹气青藜杖,向他传授《五行洪范》,刘向担心遗漏就撕开自己的衣服一一记上。到第二天早晨太乙之精老人才离去
尔昔为~,今为白头老监,岂非馆阁之嘉话,朝廷之盛举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