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0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09:57:26
成语“一夫之用”字面意思是“一个人的用途”,通常用来指一个人所做的事情或所发挥的作用。它的基本含义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能力或贡献,强调个人在集体或社会中的价值。
“一夫之用”源于古代的文献,特别是与个人在家庭或社会中的角色有关的讨论。虽然没有具体的出处,但这种表达可以追溯到对个人与集体关系的反思,尤其在儒家文化中,个人的作用往往被强调为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体现。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个人的作用常常与家庭、社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相联系。一夫之用体现了个体在集体中的价值,这在现代社会仍然适用,尤其是在强调团队合作与个人贡献的情况下。
“一夫之用”让我联想到责任和担当,显示出个人在集体中的重要性。这种表达常常带有积极的情感,传达了对个人努力的认可。
在工作中,我曾遇到一位同事,他的贡献对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在团队讨论中,我用“一夫之用”来形容他的作用,以表达对他的赞赏。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写:
一夫之用如灯塔,
孤舟行驶夜茫茫。
微光指引前方路,
心怀梦想向远方。
在英语中,可以用“the role of one”或“the contribution of an individual”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这些短语同样强调个人的重要性,但在文化背景上,西方更倾向于强调个体成就,而东方更关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通过对“一夫之用”的学,我认识到个人在集体中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自身的能力,更在于如何将这种能力转化为对集体的贡献。这种理解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提醒我关注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异一夫之用,不足为强弱。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四》:“一夫之用,不足以当百万之师。”
《后汉书·袁绍传》:“一夫之用,不足以制敌。”
《汉书·王莽传下》:“一夫之用,不足以成大事。”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一夫之用,不足以当大任。”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一夫之用,不足以为国。”
夫将帅者,御众之名;士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