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44:56
成语“如醉初醒”字面意思是像刚从醉酒状态中醒来一样,形容人处于一种恍惚、迷糊或者刚刚恢复清醒的状态。基本含义常用来描绘一种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尚未完全清晰的状态,或是经历了一番混乱后的突然醒悟和领悟。
该成语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醉酒后的状态反映出一种洒脱与自由,之后又回归现实的清醒状态。李白的诗句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感悟及对自由的向往,成语因此得以流传。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醉酒常常与放松和自由相联系,而“如醉初醒”则反映了从放纵到清醒的转变。这种转变在现代社会中同样适用,尤其是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时,许多人都可能经历短暂的迷失和随后觉醒的过程。
“如醉初醒”给人一种从混沌到清晰的转变感,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常经历的迷茫与顿悟的情感。它也激发了对自我反思的联想,促使人们在困扰中寻求真理。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段时间我对未来感到迷茫,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思考和探索后,我恍若如醉初醒,终于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方向。这一过程让我深刻理解了该成语所表达的状态。
在一个清晨,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床上,仿佛一切都在梦中。突然,我从梦中醒来,恍若如醉初醒,那些纷繁复杂的思绪在阳光下渐渐清晰——我该如何面对这个新的开始?
在英语中,可以用“as if waking from a dream”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同样描绘了从迷茫到清晰的过程。不同文化中,人们也常常在经历迷失后找到方向,这种情感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共通的。
通过对“如醉初醒”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是文学上的表达,更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状态。它提醒着我们在面对生活的复杂性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随时准备迎接新的领悟。这对于我的语言学*和表达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黄歇如梦初觉,如醉初醒。
《儒林外史》第三回:“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廷秀听罢,如醉初醒,才放下心中一块石头。”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东坡如醉初醒,不觉失笑。”
《聊斋志异·聂小倩》:“生闻之,如醉初醒,自念所见,宛然在目。”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如醉初醒,方知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