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1:2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39:59
“如丘而止”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像土丘一样停止,寓意指事情发展的过程中,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后就不再继续。基本含义强调对事物的适度把握和节制,尤其是在追求某种目标时,知足常乐,不再贪求过多。
该成语的来源较为模糊,但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学思想,特别是道家思想中对自然状态的尊重。在道家中,强调“无为而治”,即事情发展到某一阶段后,应顺其自然,不必强求。这种思想在古代文献中时有体现,虽然成语本身并无明确的出处。
“如丘而止”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的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尤其在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如丘而止"的思想显得尤为重要。人们常常被迫追求更高的成就和更多的财富,容易忽视内心的真实需求和生活的乐趣。因此,这个成语的价值在于提醒人们要适度,珍惜当下。
“如丘而止”给人一种宁静、淡然的感觉。在生活中,它让我反思自己的追求,提醒我在追求目标时,不要忘记享受过程和当下的快乐。这种情感常常促使我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平衡。
在一次工作项目中,我和团队成员都希望能尽快完成任务,然而在压力下,我们的创造力反而受到影响。最终,我们决定放慢节奏,像丘一样稳住心态,结果不仅提高了工作质量,也让团队的氛围更加和谐。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如丘而止”的智慧。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风起云涌欲千里,
心如丘阜自安宁。
何必追逐浮华梦,
知足常乐是天命。
在其他文化中,也存在类似的表达,例如英语中的“Less is more”,强调通过简单和节制获得更大的满足。这显示出不同文化对“适度”这一概念的共识。
通过对“如丘而止”的学*,我意识到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适度是多么重要。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把握自己的追求,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如垤而进,吾与之;如丘而止,吾已矣。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元年》:“光武曰:‘如丘而止,不如丘而进。’”
《后汉书·班彪传》:“彪曰:‘如丘而止,不如丘而进。’”
《汉书·王莽传上》:“莽曰:‘如丘而止,不如丘而进。’”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吾闻之矣,如丘而止,不如丘而进。’”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如丘而止,不如丘而进。”